2)50、第五十章_云上青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知意身旁落座。

  其实学过《大缙律》的人都懂,那夜水神庙前的十八条人命,按律顾子璇并无过失。就算公审问责,最终结果也不可能真将她怎么样,因为根本无法理可依,公审只是走个过场。

  但百姓不懂这些,被刻意煽动后就只管发泄情绪,没几人会认真追根究底。

  口口相传之下必定三人成虎。

  往后原州人只会记得,在这一年的集滢瘟疫事件中,“恶吏”顾子璇出动官兵镇压了受瘟疫之苦的可怜流民,造成了十八人枉死,还因家世背景而未得到任何处罚。

  这当真是百口莫辩,总不能年复一年上街去拉着人挨个解释。

  云知意扭头望着郁闷的顾子璇,冷静询问:“沈大人今日不也在县府么?他没有帮你说话?”

  顾子璇苦涩地扯了扯嘴角,充分理解沈竞维今日没有出言相帮的苦衷。

  “我如今是州丞府的官,符川比我官高三等。出了人命,他向我发难问责,明面上是无可指摘的,谁帮我说话谁就会被拖下水。”

  她心有余悸地长叹一声,又道:“幸亏那时我听了沈大人的。若没沉住气下了诛杀令,符川那老匹夫怕不得今日就将我斩在集滢示众。”

  瘟疫这种天灾本就极易连带出官民冲突的**。因为受灾人群情绪起伏极大,稍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民暴。

  有时为保多数人不被裹挟,负责治安的主责官员就会下令诛杀暴民。

  关键时刻下这种诛杀令稳定大局,在法理、人情上都是最正确的做法。

  但局面得到平定后,有些过度善良的民众往往分不清自己与暴民的区别,甚至会稀里糊涂为被诛杀的暴民喊冤。若再有人煽风点火,大家对当时下令的主责官员心生怨恨、喊打喊杀都是常见。

  曾有不少官员因为这个缘故担责下野,甚至有被问罪、下狱、杀头以平民愤的先例。

  云知意以齿沿轻轻刮过下唇,沉吟片刻后,突然明白当夜她脑中没抓住的那个闪念是什么了。

  “事发时,我隐约听到有谁在喊‘进城抢了再说’之类的话。如今看来,八成是刻意为之,就是想逼得你下诛杀令!”

  沈竞维显然早就预见了会有这个隐患,所以当时果断向顾子璇喊出了“筑人墙”。

  若没有他这一句提点,顾子璇只怕又是上辈子那般下场了。

  而上辈子,见龙峰下也是同样的突然失控,镇守小通桥的也是顾子璇……

  会是巧合吗?

  记着霍奉卿临行前的叮嘱,顾子璇这件事云知意半点没有妄动,只是看着沈竞维怎么做。

  正如霍奉卿所言,沈竞维确实不是个吃素的。

  他对顾子璇道:“下午你离开县府后,我与符川大人和集滢县令已达成共识:不等下月回邺城了,明日就在县府升堂,我亲自审你这事。”

  若不是被云知意眼疾手快拉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