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为今之计_三国之最风流无删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戏志才所的“其一”、“其二”这两点也是很重要的。荀氏是本郡望族,文太守不还好,他已经把请荀贞南下、解救郡南百姓的话都出来了,荀贞身为荀氏子弟、身为太守佐属,怎能拒绝?

  於私、於公,他都不能拒绝。如果拒绝,那就真是不忠不义了。

  这和先前在堂上议事时,郭图为顾及自己在郡中的名声而虽对韩亮固请文太守救援郡南不以为然,却也没有直斥其非是一个道理。

  尽管明知救郡南很危险,但不管有什么样的客观理由,作为荀氏子弟,作为郡兵曹椽,都不能不去救。不敢去救,就会损害名誉。两汉之人,对名誉的重视远胜其它时代。名誉若有损,那真是生不如死。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

  荀攸聪明达识,对这些道理也不是不知,只是他与荀贞从相伴长大,与荀贞名为侄叔,实如兄弟,当然不愿眼睁睁看着荀贞自投险地。他这也是关心则乱。

  听完戏志才的话,他叹了口气,道:“舍生取义之理,吾亦知之。唉,只是此去太过凶险,胜算太啊。”

  “胜算虽,却也不是全然没有胜算。”

  荀贞问道:“志才,你以为我部若然南下,如何才能取胜?胜算却在何处啊?”

  戏志才与荀攸并行於荀贞左右,皆落后了荀贞半个马头。他听了荀贞的询问,却先不回答,而是扭过脸,侧对荀攸笑道:“公达必已有定计,忠愿先闻之。”

  “公达,你来听听。”

  荀攸埋怨荀贞归荀贞,但既然荀贞已经接下了文太守此令,只埋怨也没有用,早在堂上荀贞刚刚答应文太守时,他就开动脑筋,为此忖思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虑,他倒是确实想到了一个取胜的办法。

  “为今之计,四字而已。”

  “哪四个字?”

  “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

  这四个字得很是含糊,什么是“里”,什么又是“外”?但荀贞却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他转过头,又问戏志才:“志才,公达此计,你以为如何?”

  戏志才大笑道:“我和公达想到一块儿去了!贞之,今敌众我寡,吾军又尽是新编之卒,难以用堂堂之阵取胜,欲要破贼,非借外因不可。确如公达所言,为今之计,只此一策啊。”

  ——

  ,两汉之人,对名誉的重视远胜其它时代。名誉若有损,那真是生不如死。

  汉人有着极强烈的荣耻感,他们对名誉的重视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其中最激烈、最直接的一个方面就是:自杀。

  “汉代历史上,数量众多的自杀者、波及社会各阶层的自杀行为以及层出不穷的自杀现象引人注目”。“汉代文献收录的自杀者余人,在这些自杀者中,……,引自杀的社会原因复杂多端”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