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 邓艾中举_三国狼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仕,相助于我凉州军。可是……每一次,当我说出这提议的时候,杨公皆是顾左右而言他,不愿让其子杨修效命于我麾下!”

  李牧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面带诧异之色,心下带着几分感慨的询问道:“今番,杨修不仅是参加了科举考试,又是获得了‘解元’的好成绩。不知……参加科举考试,是杨修本人的主意,还是杨公自己的主意?尔等之中……可有知晓此事之人?”

  “主公!”

  诸葛亮颔了颔首,随即,轻摇着手中的羽扇,神色中满是肯定的娓娓道来,“此番,参加科举考试,是杨修本人的主意!就在乡试放榜的当天,杨公曾来于府上,问询过杨修之事,也咨询过科举取士之道的情况。一番交谈后可知,如今的杨公,亦是认同了主公治民理政的思想!”

  “杨公、黄公二人,乃当世之大儒!此二公,实乃是德高望重、声名远扬之人!民间知晓此二公声名的人士,不在少数!”

  李牧心下一喜,一脸笑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今番,有了杨公、黄公二人的认同,有了此二人的默示支持。不管是科举取士之道……亦或是我凉州军的其他事务,皆能事半功倍的进行下去。”

  凉州军众文武,思虑一番,亦是甚为认同的点头称是!

  “这是从凉州宁城、南阳郡宛城、汉中郡南郑城、并州晋阳城送来的……四地中举之人的名单。”

  李牧将桌上的一份名单,递给下首位的诸葛亮,随即,朗声说道:“诸位传阅着看看!”

  半刻多钟之后,凉州军众文武穿越已毕!

  “主公!”

  诸葛亮轻摇着手中的羽扇,面带欣喜之色的朗声说道:“不曾想……这四地的中举学子,其人数也是不少!其中,凉州宁城的中举人数更为多些!由此看来……主公设立凉州书院、开设科举取士,着实深谋远虑之举!”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各色人才的齐心协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设立凉州书院,开设科举取士,势在必行!”

  李牧笑着点了点头,先是颇有感慨的说了几句,随即,话锋一转,又是说道:“武举之人与文举之人的不同之处是……武举之人可直接派遣到军中。我意……将各地武举中举之人,尽皆委派到军中。诸位以为如何?”

  “主公所言甚是!”

  诸葛亮思虑一番,颇是赞同的进言道:“如今,正值战乱时期,军中急需各色人才。武举中举之人,早一点进入军中,便能早一点得到实地锻炼。若等到会试、殿试结束后,便要耽误上好几个月的时间。特殊时期,当特殊对待!”

  凉州军众文武,亦是深以为然的齐声道:“我等,附议中军师将军所言!”

  为了破格提拔邓艾,李牧让武举中举之人,早一步进入军中。之后,邓艾被编入水师;黄叙效力于虎翼军团;桥远效力于雄狮军团;甘依旧是效力于虎翼军团。

  而各地的文举中举之人,还要等到会试、殿试结束后,才能获得官职。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