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7章 【80年代】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幢住宅大厦,简直是浪费地皮。”

  行政总裁托尼·丹克说道:“当初也没有想到,香港商业化如此快速,再加上当初怡和系的高层一向比较保守。”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不过也有一定的道理,受启德机场的制约,这边不能超过70米高度,大厦最高也就是十七八层。想在商业更进一步开发,只有等将来启德机场搬到大屿山,再将五座住宅大厦拆卸重建。”

  托尼·丹克一愣,好奇的问道:“启德机场会搬迁?”

  林志超笑道:“这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香港如果想成为世界上一流都市,启德机场还是不够用的。当然,这些事情还有些遥远。”

  另外一侧的林瑞海,思考一番后,说道:“如果飞机起飞技术更加先进,将来这边也有可能允许建设高层写字楼大厦。”

  林志超说道:“你说的这个很有可能!”

  如果能在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重建五幢住宅大厦为写字楼大厦,那么将增加大量的收租物业;届时,九龙仓码头将拥有十幢写字楼大厦(5幢高层、5幢低层),两幢造型独特的酒店大厦(扇形和工型)、一个大底层购物中心(35万平方尺)、一个海运大厦购物中心(66万平方尺),总计差不多是六七百万平方尺左右的收租物业。

  而铜锣湾的时代广场,则大概可以有240万平方尺物业。

  随后,林志超说道:“九龙仓集团已经摆脱财务困境了吧?”

  托尼说道:“是的!当初投资5000万港币的黄金,如今获得1亿港币多的利润;九龙仓集团参与的‘淘大花园’,预期可以获得1.5亿的利润(已经销售一半);九龙仓集团这两年参与发展地产项目,又获利5000多万港币。九龙仓集团在您的带领下,已经获得‘额外收益’3亿多。与此同时,旗下物业租金收入逐渐增加,也让财政得到良好发展。”

  这位英籍行政总裁,是林志超当初内部提拔的,但却不是怡和系的人,所以给林志超打工非常的积极和配合。就连这两年时间,九龙仓集团推行‘重视华人高级职员’的策略,他也是积极配合。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准备将星光行注入九龙仓集团,但不会全面收购。这样一来,九龙仓集团就能统一这片区域的物业管理。”

  注入资产,虽然会让持股超过51%,但却可以规避全面收购。而且,因为股价没有炒起来,九龙仓市值才五十亿港币,若是全面收购,那么真是非常划算的。

  事实上,此时的全面收购线是35%了,自从林志超收购九龙仓集团之后,怡和系就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港府改变了证券规则。

  托尼说道:“没问题的,就算证监会要求全面收购,只要老板你按照六个月最高价,股民也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