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国家向来对其不是如何满意,也曾过给他机会,可他偏是按捺不住,急于表现,真不知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来敏心里一喜,这一天他与杨氏筹算已久:“善,既如此,届时便会是明公与赵公二人秉政关中政事,只要安稳朝廷,依诏调度粮草,虽是非战之功,却如何会比征战之功要少?”

  “那时朝中有王斌、有皇甫义真、兴许还有……长公主。”黄琬面色平静,缓缓吐出一口气,说道:“若是老夫没有料错,王斌与皇甫嵩二者必入承明殿。一个是国家最亲近的母舅,一个是名望卓着的宿将,更还有一个万年长公主……国家即便远在关东,也会把长安捏在手心里,悉听诏令,不会有任何动乱。”

  来敏想到费了一年多的功夫,竟只换来这样的结果,不禁气馁道:“那我等岂不是白费苦心了?”

  黄琬皱着眉头,义正言辞的说道:“不让董承留京,是为了天下大局着想,岂是为了什么门户私计?陛下若是一时不察,使他留京,以他的脾性,指不定会搅出什么乱来。到那时候贻误战机,坏了朝廷难得的中兴局面,我等就是死也难逃其咎!”

  在他们看来,这么做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更是为了皇帝与整个天下的兴亡考虑,是公私两便的好事,他们作为士人,参预朝政,自然要承担起这个义务。在黄琬心中,有意算计董承,主要是为了皇帝着想而不是为了自己,自我暗示之下,他也不由自主的大无私了起来,觉得即便未有实现全部目标也无关紧要。

  来敏肃然应是,他没有像黄琬这么大的‘公心’,却又忍不住抱怨道:“若是那些颍川人当初与我等合谋就好了,事情也会愈加轻易,或有变化也犹未可知。怎奈彼等不以为是,如今也同样没落下什么好处。”

  “是么?”黄琬这回倒没有说他,反倒莫名其妙的感慨道:“老夫却以为,他们什么都不做,得到的却比我们要多。”

  来敏刚要说话,便眼尖的瞧见皇帝身边负责内外传旨通报的内谒者令李坚带着几个中黄门迈过承明殿门,径直从承明殿中间的甬道左侧走过,急匆匆的走进殿内。

  “定是有急事相召,你去一旁回避,莫要暴露行迹。”黄琬脸色凝重了起来,对来敏招了招手。

  来敏简单的应答一声,便匆匆往门外走去,看见来敏的身影消失在门外,黄琬这才抖了抖衣袖,步履从容的往殿内走去。

  才走到阶下,迎面便见李坚急匆匆的走了出来。

  见到黄琬,李坚几步跳了下来,站在黄琬身前,拱手笑道:“原来司徒不在殿中,而在树下休憩,倒让奴婢白数了这几十阶……”

  黄琬眼皮一跳,险些以为对方来时发觉了什么,不然为何知道他在‘树下’?

  没等黄琬接话,李坚复又收敛笑容,正色道:“国家有事相招,还请司徒跟奴婢去柏梁台一趟。”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