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访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邕信誓旦旦的说道。

  看见贾诩怀疑的目光,他补充道:“但你说的也没错,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入城之后,确实会被朝廷清算。像是胡轸、杨定这般反复叛主之人;李傕、郭汜这等谲诈阴狠之辈,朝廷如何能将其赦免、任其留于军中?王允不赦诸将,这确实是朝廷理亏,但他们经次一叛,尝到了甜头,日后朝廷若是有诏不利于他们,岂不是要再叛?”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贾诩轻轻问道,其实心里已经明白了。

  “既要施之以德,又要树之以威。”蔡邕将皇帝的计划和盘托出,其实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若不是皇帝对贾诩的性格剖析入木三分,头头是道,若不是贾诩今天的表现,蔡邕还真不一定会按皇帝说的去做。

  贾诩是叛军中的智囊与灵魂人物,这是蔡邕今天到叛军之中才发现的,而皇帝以前从未见过贾诩,又是从哪里得知贾诩这个人物?又是如何底气十足的认定贾诩是此次计划的关键呢?

  撇去蔡邕心中的疑惑不谈,贾诩在听了蔡邕的话后略感吃惊,杀鸡儆猴,除掉一批不老实的,赦免那些老实的,以让他们在心中敬畏朝廷,不敢造次,并对朝廷感恩戴德。

  这不是一味的诛杀镇压,也不是一味的妥协服软,杀抚并行,分而化之,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只是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简简单单的就告诉他了呢?

  蔡邕想借此拉拢贾诩,想借贾诩的地位说服军中如樊稠这样的求和派。这一点说得通,但就连足智多谋的贾诩都没想明白的是,凭什么蔡邕连一丝试探都没有就将计划原原本本的说出来了。

  为何他们就那么笃定贾诩会帮助朝廷?

  他们怎么知道贾诩不是跟着李傕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呢?这么做的根据又在哪里呢?

  这是贾诩心里真正的疑惑,就连蔡邕都一知半解,推脱说日后见了皇帝,自然会有个合理的答案。

  又是那个小皇帝,贾诩在心里腹诽道,这个小皇帝在雒阳时看不出有什么能耐,没想到一直在隐忍,等到董卓死后就掀起了如此风浪。

  见贾诩沉默不语,蔡邕说服道:“贾校尉何必犹豫?试想此战若是李傕等人攻下长安,把控朝政,凭其暴虐秉性,又有大军在手,届时还会把天子和朝廷放在眼里么?到那时候,天子安危将置于何处?朝廷威严将置于何处?关中百姓将置于何处?校尉身为汉臣,难道还要继续助纣为虐吗?”

  “到底曾经共事,我实不忍见其一步步走入死地。只是朝廷这边……这让我十分难办。”贾诩摇了摇头,不说同意,也不说拒绝。

  蔡邕哪里不明白贾诩话里的意思,能毫无顾忌的提出举兵造反、攻打京城的人物,岂会顾念哪一点军中旧情?这不过是故作忸怩,要看李傕、郭汜他们这些垫脚石能把自己垫多高罢了。

  他心里冷笑,看破也不说破,索性放出了撒手锏:“校尉可知,早在数日之前,陛下就已私下派遣谒者段训奉诏赶赴陕县,打算赦免诸将?”

  这回贾诩是真的愣了,他毫不知情:“陛下早已派过赦诏?为何我从未听人说起过?”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