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三四章 模板_从大学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林文伟收入。

  其实林文伟已经工作几年了,收入还不错,毕竟是新家坡国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新媒体公司也算中层。

  “8000新币。”

  “那也不少了,你有多少存款?”沈光林继续追问。

  “这个就不多了,毕竟我还要谈朋友,将来还有养家的压力,到现在我也只存了20几万新币,也就是您四堂讲座的收入。”

  人比人真的气死人,自己辛辛苦苦一个月只有8000新币,已经是高收入人群了,人家沈老师只是随便讲讲,就可以拿到5万新币。

  沈光林微笑着点点头,倒是没有骄傲和自满,他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他想找个合格的代理人了,香江人格局太小,从东南亚找个华人也是不错的。

  而且新家坡的工业基础更好,这里的电子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是支柱产业,也适合在这里建立生产基地或者从这里引进一些技术。

  “咱们合伙成立个公司怎么样?股份四六分,你四我六,我把专利放进来免费用,算公司的收益。”

  这是沈光林的新想法,毕竟海外市场还是很庞大的,而国际专利都是在他个人名下,不是京城大学的资产。

  果然是这样!

  刚才沈光林这么问的时候,林文伟就已经隐约想到了,他果然就提出了这件事。

  “我知道您用技术和专利入股,我是占了便宜的,可是,我工作这些年的所有积蓄加起来也不够公司运营费用”

  林文伟当然想过这件事是好事,但是他也没办法,囊中羞涩。

  工作快5年了,手里的存款加起来也只有二十几万新币,创业实在不够看。

  能用钱解决的事,都是小事。

  沈光林也很大方:“这样,你也知道,我是没有时间参与公司运营的,所以日常工作是你来管,既然要合伙,那就按出资比例持股,你做管理,我出技术,咱们谁都不吃亏。”

  “你觉得多少钱够公司运营?钱不够我可以借给你,但是只能算借。”

  一开始就斤斤计较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让经理人只持股不出资,无恒产则无恒心,没有出钱的创业者是不能成事的。

  林文伟很愉快的答应了,这是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接下来就是越谈越愉快了。

  沈光林帮助林文伟制定了公司发展的模板,还是以实业为主。

  以后就是计算机的时代了,新家坡人才力量丰厚,可以先组织一个团队,专门开发“汉卡”,意思是把输入法集成到一个装置中,甚至对操作系统一起进行汉化,然后做成产品对外出售。

  在CPU性能还没有根本性提高之前,汉卡是很有用途的。

  这就有点类似史玉住和联想发家的那张卡了。

  那接下来的第二步呢?

  第二步就做制造业代工,新家坡土地少,但是大马土地多,这里都是可以建设代工厂的。

  利用航运优势可以接国际订单,如果接的订单太多生产不完,那就到华夏去建厂。深城,羊城,将来的沪城,都是很好的选择。

  跟NBA有球员发展模板一样,沈光林为新公司也制定了发展模板。

  他选择的模仿对象就是维创力,那个给了华威背后一刀的企业。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