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火_1559_越战的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优势。

  这其实才是闪电战的核心……也就是集中装甲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迅速破坏掉敌人人的指挥中心、通讯和交通,把敌人陷于聋子、瞎子的局面,然后再配合主力部队将形同散沙的敌人一块一块吃掉。

  所以说,闪电战不仅仅只是“速度”加“协同”,更重要的还是“打得对”!

  应该说这种战术理论是超前的,就像现代的战争一样……美国佬开发出隐形战机其目的就是躲过敌人的雷达侦测,深入敌人防线打击敌人的指挥中心、雷达、通讯和交通。

  这种战术德军在二战时就在用了,也难怪它会以一国之力就横扫整个欧州。

  现在这战术被我用在了越鬼子头上自然也会起到一些作用的……自桐棉公社被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的那一刻,坂旺各部队之间,以及坂旺与320师之间的联系和协同都被大幅削弱了。

  接着我军没有做任何的停留,很快就把目标转向了高地……

  这才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桐棉虽然对越军来说重要,但对我军来说就是一堆无险可守的废墟,所以这才只是战斗的第一阶段。

  最先开打的还是迫炮连……事实上,当我军的坦克部队朝桐棉推进的时候迫炮连就已经把视线转向了高地……只是由于我军并不了解高地反斜面上越军的工事,所以迫炮连先用这个时间做了一番准备。

  所谓的准备就是先上一批燃烧弹和照明弹……弹药的运输需要一个识别及搬运的过程,这时我军弹药的搬运都由工兵连来完成,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的弹药从汽车上缷到推土机上,然后“隆”的一声就运上了阵地。

  首先打上去是一批接着一批的照明弹,十几门迫击炮轮着打,一发照明弹还没熄灭另一发又跟着上去了……当下就把高地照得像白昼似的亮成一片。

  这时在我的望远镜里就看到了让我满意的一幕……高地的工事构筑得并不隐密,每一个火力点外头都有相应的帐蓬、防水布或是木架子甚至还竹竿挑着衣服在外头晾着……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哪个部位有人驻守嘛!

  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也许有两点,一个是驻守在这里的是禄平公安屯的民兵,民兵嘛……当然不会像王牌师那么正规。另一个是这高地是处于二线……前头有481高地和544高地顶着呢,再说了,如果481高地和544高地都被中[***]队攻陷了,那么这个高地也就要遭到中[***]队的几面围攻……那自然也就撑不了多久。从这一方面来说,高地在越军的计划里其实就只是用来挡炮弹、辅助补充前两个高地的防守,在作战不利时还可以掩护部队撤退。

  正因为高地主要是起这些作用,所以其反斜面的驻军才会是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