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太孙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不上朝而大明却正常运作,内廷、内阁和六部处于一种微妙的权力平衡中,又打了赫赫有名的三大征,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

  至于说万历皇帝懈怠政务大明全靠文官集团支撑的言论,纯属后世读书人自抬身价给文人的脸上贴金,要是万历皇帝真的不理会政务而把权力交给内廷司礼监的话,朝堂上的那些文官早就被司礼监的太监们给收拾了。

  纵观万历一朝,并没有出现被后世读书人痛恨的宦官,由此可见当时国家的大权其实掌控在万历皇帝的手里,只有皇权压不住臣权或者说臣权近逼皇权的时候,才会出现那种被后世读书人恨之入骨的宦官。

  因此,李宏宇并不相信大明的文官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好,一心为公,为国为民,也不相信被史书大肆抨击的宦官就真的丧心病狂,坏得一无是处。

  在他看来,宦官与文官的争斗实际上是君权与臣权的博弈。

  当然了,无论是宦官还是文官,只要掌控了权势其私欲必然会膨胀,因此出现为非作歹之徒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宦官和文官中都有那种欺压良善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朝的三位被老爹********了皇位继承人的太子中,除了朱标深得洪武皇帝的喜爱外,朱高炽和朱常洛都不被老爹所喜欢,永乐皇帝喜欢他另一个儿子汉王朱高煦,而万历皇帝喜欢福王朱常洵。

  这使得朱高煦后来为了皇位发动叛乱,结果被宣德皇帝率军剿灭,史称“汉王之乱”。

  而朱常洵则引发了万历年间有名的“国本之争”,朝中大臣围绕是立由母亲是宫女的长子朱常洛,还是母亲是皇贵妃的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争得不可开交。

  由于皇后无子,故而当,包括太后和众多大臣都希望万历皇帝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册封朱常洛为太子,但万历皇帝则希望了立朱常洵为太子。

  太子者,国之根本也,所以正常风波被后世称为“国本之争”,持续时间长达十五年,最终朱常洛得以被立为太子。

  “宇哥哥,皇太孙见多识广,会喜欢那艘船吗?”

  经过最初的惊愕后,秦月很快回过神来,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后有些担忧地问道,要是朱由校不喜欢的话那么李宏宇的那番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皇太孙喜爱木器,那艘三桅帆船做工精良、新奇独特,肯定会获得皇太孙的欢心。”见秦月有些担心,李宏宇微微一笑后开口安慰道。

  由于朱由校现在只是皇太孙,再加上年龄又小,故而外界对他了解得并不多,朝堂上的那些权贵即便是关注也只是关注朱常洛这个太子而已,毕竟朱常洛现在正值青壮年,等朱由校继位恐怕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除了李宏宇外没人知道,朱常洛继位后仅仅当了一个月的皇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