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八章 积重难返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旦市面上出现短缺或者价格上涨,那么对百姓的生活将造成重大影响,进而使得市面不稳。

  显而易见,如果到盐道衙门的话,那么那些盐业生意上的既得利益集团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进行顽抗。

  这样一来势必使得全国盐业生意动荡,使得地方上局势不稳,这可不是天启皇帝希望看见的,至少现在并不是动盐道衙门的时候,怎么也得等到大明在关外占据上风后再行事。

  “皇上,除了盐税外,另外就是增强对各地商税以及关税的征收,据臣所知地方上有不少人偷逃商税和关税,每年流失的白银数量也不菲。”

  李宏宇见状双目不由得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不过他知道天启皇帝是担心查盐道的话会使得大明局势动荡,不利于关外的战事,因此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明朝中后期,大明地方上偷逃税收严重,以关税为例,由于贿赂了收税的税吏,原本一百两银子的关税通常只能收十几两乃至几两。

  在商税和盐税无法被触动的情形下,李宏宇觉得唯有从偷逃税上下手,这样才能最低限度地触动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不会受到朝堂上众臣的反对,进而确保社会的稳定。

  天启皇帝闻言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目前所能想到的增加税收最稳妥的法子,受到的阻力最小而且朝臣们无话可说。

  尤为重要的是,涉及到偷逃税的都是那些基层的税官以及中小商贾,真正有实力的人根本就不用交税,自然也就谈不上偷逃税了,这样朝廷处置起来既名正言顺又能遇到最小的阻力。

  其实,大明的皇帝们又岂会不知商税和盐税上的龌龊事,可即便是明太祖也无法解决这一弊端,那么后世的皇帝们也就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危及到大明的统治明帝们也就懒得搭理此事,权当是给朝臣们的恩赐,只有这样那些臣子们才会尽心给朝廷办事,总不能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故而,终明一朝两淮盐道上都没有爆出什么大案来,即便是后世的清朝也只在两淮盐道上出了一次大事。

  当时的两淮盐道转运使因为不懂盐务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初来乍到就向盐商索贿,结果被那些有着强硬后台的盐商拒绝,恼怒之下向乾隆皇帝上书揭露盐税上存在偷逃税款的重大弊端。

  而乾隆皇帝之所以下决心查两淮盐道,是因为当时大小金川战事正酣,朝廷急需征缴军费,故而乾隆皇帝趁机查了两淮盐道。

  就算是这样,两淮盐道的弊端还是没有革除,盐税照样流逝,官商依旧勾结,可后世的皇帝再也没有动过盐道,由此可见一些事情即便是皇帝也无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清朝每年收上国库的盐税可比大明要多得多,远不如明朝流失盐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