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五章 元绅,启动!大航海时代,关闭!_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在这里,但依然没能成功立足。

  那个时代,葡萄牙人的战斗力已经很出色了。威尼斯、奥斯曼和印度各邦,曾经联手和他们作战,试图驱逐这个新玩家,保持原有的东方商路,维护自己的利益。结果,这帮人加起来都没打过。传统的地中海商路,也从此逐渐衰落下去。

  可以说,所谓新航路的开辟,其实和奥斯曼堵塞商路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对商人来说,奥斯曼和葡萄牙的买路钱,都是一回事,甚至很难说他俩谁更残暴苛刻。这商路不行了,其实就是葡萄牙人太能打了……

  他们那会儿都很艰难,现在,让紫帐汗国劳师远征,去维持这个港口,就更加不现实了。相比于后世,这会儿他们的海上力量,和周围国家并没有代差。有没有这个军事力量,去投入远洋的争夺,郭康心里是没数的。

  出了红海之后,下一个传统的中转点,是波斯湾门口的霍尔木兹海峡。葡萄牙人同样来到了这里,后来还和英国、荷兰,在那边进行战争,以此保护这个中转地。岸上的波斯人也被卷了进来,给他们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历史上,也是靠着波斯地区的衰落和军事上的代差优势,这里才被欧洲人控制。现在跑过去,就是自找麻烦了。西亚那帮草头王,打不过紫帐的主力,不代表人家打不过你的远征军小部队。到时候这地方怎么维持,都是问题。

  这么想来,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势力庞大的海洋霸权,自古以来其实没几个。因为这个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而且,这种网络,也十分脆弱。

  大部分港口殖民点,都是倒亏钱的。全靠从少数几个地方——比如印度孟买,印度孟加拉和印度西南等地,刮地皮吸血,才能整体上实现盈利。甚至可以说,印度才是推动大航海的动力源。整个海权时代,其实就是大家逮着印度照死里薅,硬薅出来的……

  而那些亏钱的港口网络,又不能丢。比如刚才提到的红海出海口,和波斯湾出海口这类地方。那里本身可能很贫瘠,看起来也不赚钱,但如果旁边的也门人,把航线掐了呢?或者波斯人突然武德升级,把霍尔木兹海峡封锁了呢?那么,这个自古以来,就被证明是最佳的印度洋航线,也会直接断掉。

  由于过于依赖少数地方的利润,稍微出现这种波动,所有节点就都成了不断烧钱的拖累。要是处理不及时,整个海权网络都可能崩解。只能说,这东西实在太不稳定了。

  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在英国之后,就没有人再去构筑一套新的海权体系了。它之后,所谓的海上霸主,只是趁着战争,捡了英国人现成的港口网络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经营的能力。这个体系,已经后继无人了。

  郭康甚至觉得,这种航海霸权和港口网络,可能既不是某种必然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学了就行的什么绝招,反而是特定时代的一个特例,用不着去模仿。

  再说,哪怕真去学,也应该是爪哇元去学,而不是紫帐汗国去凑热闹。

  相比起来,身处泰西的紫帐汗国,其实才有类中国。不管是经营方式还是扩张的思路,都非常“传统”。但爪哇元,却是另一种路径。在郭康看来,他们那套,或许才更适合管理印度。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