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第 95 章_金吾不禁,长夜未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行简与姜伯坐在书房内手谈。

  每每这时,姜伯都谈政务谈得分外投入,经常忘了手边的棋子。

  也没有旁的原因,不过是姜伯不喜欢和这个学生下棋罢了。

  这个学生棋品很差,下棋时间过长,又总是输得多……和张行简下棋,让人没有成就感,让人很烦躁。

  不如谈谈政务。

  姜伯便说着自己对李令歌的印象:“多年前在东京时,光听她的名,不见她的事。如今我定居此地多年,去年起南北分治后,我们这穷地方,倒也经常能听到帝姬颁布的新令了。”

  张行简:“老师以为如何?”

  姜伯斟酌:“是有些大胆的,以前没有尝试过。比如之前大河决堤,朝廷修得一直很慢,帝姬到来后,倒是快了很多。张月鹿,你常年在东京那个圈子里,为何不督促陛下修筑大堤?”

  姜伯有些责备地看着这个学生。

  张行简轻轻笑了笑。

  这个老师,一身学问,满怀抱负,书生气很重,却不会当官。他只知道什么对民众是好,却不知道怎样实行,才能让大部分人满意。

  这也是姜伯明明学富五车,却只能辞官隐居的原因。

  张行简温和道:“修筑大堤,看似是好事,但不一定是好事。得控制住官吏之间层层剥削,才能把大堤真正修起来。官家未曾登基,又一向爱财,舍不得花钱,便想让官员补上去……官员离大河十万八千里,未曾体会民之苦疾,自然百般推搡。

  “所以大河年年决堤,却年年不能得到解决。我原本是打算解决的……”

  架空皇帝,停下战争,当朝堂成为他的一言堂,他才能去做真正要做的事。

  张行简沉吟:“但如今……”

  姜伯接口:“但如今,帝姬在做这件事。”

  一阵沉默。

  姜伯困惑问:“是否因为她打算发动战争,怕大河决堤影响战局,她才提前做这件事?”

  张行简笑一笑:“老师,你教过我的,凡事问迹不问心。”

  所以李令歌的巧舌如簧,他并不太信。

  他要自己判断。

  他缓缓看向窗外,伴随着沉思:“何况,李令歌蛰伏多年,应该确实是藏拙了……”

  离开东京的李令歌,和困在东京的李令歌,完全不一样啊。

  张行简:“我之后还有几个地方要去,老师可有其他学生,或友人?我想请老师引荐一下……”

  姜伯:“还是打听李令歌此人?想旁敲侧击?你想去百姓中观察,那得有些影响力才行,我想想……”

  两人说着这些事,张行简任由姜伯思考,他目光透过那半扇开着的窗子,落到院中一棵极为苍翠的古槐上。

  他看到了靠坐在树枝上的沈青梧。

  沈青梧靠着树干,闭着眼,不知道在练什么神功,阳光穿梭树叶间缝隙,光斑一波又一波地落在她身上、面上,如潮水一样。

  时明时暗的光海下,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