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戛然而止的反转!【求月票,求全订_从小说开始的文娱大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戛然而止,带给人无限的留白空间。

  而这篇小说的两位主角玛蒂尔德,罗瓦赛尔也很有意思。

  玛蒂尔德既没有华贵的衣服,也没有闪闪发光的首饰,但是却热衷于参加上流晚会,热切渴望体会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为此不惜大力投资。

  结果却意外的遗失项链,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还债生涯。

  玫瑰色的手指甲被磨坏了,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以至于她和福雷斯蒂埃太太打招呼却没有被认出来。

  最具讽刺意味的情节在于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玛蒂尔德辛苦还债十年,却被告知她当年借的是串假项链,想必自己很难接受那样的事实,但却真实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莫泊桑借此讽刺那些爱慕虚荣的妇人,同时赐予她们爱慕虚荣所导致的恶果。

  而男主罗瓦赛尔身为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他会在吃饭时揭开盆盖,心满意地表示:“啊。多么好吃的炖肉。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的东西。”

  他的这句话是当时大部分小职员都会感慨的,他们也许有博大的野心,但同时却满足自身的生活状况,会努力的喜欢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当拥有一张上流社会人士的晚会邀请帖时,他会存在一些虚荣心,认为能够得到请帖是一个十分光荣,值得自豪的事情,同时这种心情又急需得到别人的肯定。

  这又是小职员群体狭隘心理的一种体现。

  当项链丢失需要重新买一条时,罗瓦赛尔签了不少借约,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而且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债图利的人打交道。

  他葬送了他整个下半辈子的生活,不管能否偿还,他就冒险乱签借据。

  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大部分人的行为,当人们走投无路时,面前摆了什么路,他就会胡走一通。

  罗瓦赛尔乱签借据,是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先度过眼前的这一难关,至于这些借据会带来的后果,就暂时不再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他的做法如实的反映了大部分人会有的行为,是典型人物的典型代表。

  两个典型的人物,被一串项链李牵着鼻子走,这也是莫泊桑写法的高明之处。

  因为《项链》采用了以物写人的手法,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从它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出发,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使读者透过项链对女主人公的形象一目了然。

  这种写法比之单纯的描述主角外貌,站在上帝视角告诉读者,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是什么,高明的多。

  【她有一个有钱的朋友,一个在教会女学里的女同学,可是现在已经不再想去看她,因为看了之后回来,她总会感到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