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三零章 随侯珠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雀”来比喻大材小用的道理:“今有人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何也?”

  每一种美好的事物,都伴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和氏之壁与隋侯之珠也不例外。

  关于和氏之壁的典故,人们或许已耳熟能详,而有关隋侯之珠的美丽传说,则知之甚少。

  传说那是战国时候的一个秋天,西周的隋侯例行出巡封地。

  他一路游山玩水,这天行至渣水地方,隋侯突然现山坡上有一条巨蛇,被人拦腰斩了一刀。

  由于伤势严重,巨蛇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它两只明亮的眼睛依然神采奕奕。

  隋侯见此蛇巨大非凡且充满灵性,遂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命令随从为其敷药治伤。

  不一会儿,巨蛇恢复了体力,它晃动着巨大而灵活的身体,绕隋侯的马车转了三圈,径直向苍茫的山林逶迤游去。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隋侯出巡归来,路遇一黄毛少儿。

  他拦住隋侯的马车,从囊中取出一枚硕大晶亮的珠子,要敬献给隋侯。

  隋侯探问缘由,少儿却不肯说。

  隋侯以为无功不可受禄,坚持不肯收下这份厚礼。

  第二年秋天,隋侯再次巡行至渣水地界,中午在一山间驿站小憩。

  睡梦中,隐约走来一个黄毛少儿,跪倒在他面前,称自己便是去年获救的那条巨蛇的化身。

  他乃龙王之子,为感谢隋侯的救命之恩,特意前来献珠。

  隋侯猛然惊醒,果然现床头多了一枚珠子,这枚硕大的珠子似乎刚刚出水,显得特别洁白圆润,光彩夺目,近观如晶莹之烛,远望如海上明月,一看便知是枚宝珠。

  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隋侯叹曰:一条蛇尚且知道遇恩图报,有些人受惠却不懂报答的道理。

  据说隋侯得到宝珠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各国诸侯的垂涎,经过一番不为人知的较量,隋珠不久落入楚武王之手。

  后来,秦国灭掉楚国,隋珠又被秦始皇占有,并被视为秦国的国宝。

  秦灭亡后,天下大乱,隋珠从此不知所终。

  日升月落,大江东去。一度光彩照人的隋侯之珠已湮没在滚滚的历史烟尘中,不可复寻。

  只有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美丽传说,依然隐约闪现在茫茫史河中,带给后人温暖与警示。

  搜神记的描述:“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

  淮南子:“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张衡西京赋:“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

  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宋代陈洙厥水:“厥涢双水绕城隅,高谊曾闻季大夫。九十九冈风俗厚,人人况已握灵珠。”

  旧辞海“随和”条目注释:“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

  汉代以后的淮南子、搜神记将随侯珠的故事记得更详细。

  “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随季良梁大夫池。”

  蛇采用什么形式送明珠?民间一说是随侯乘船时,突遇风浪,一大蛇于水中衔大珠献上;另一说是深夜梦见一大蛇衔来明珠报恩,随侯醒来果见一明珠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