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页_今穿古之小大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景辉和小胖子的到来,给了潘县令一个及时雨。

  第二天,所有镇长都被县令大人叫了去,颁布了一条政令,每个镇子安置最少一万名流民,怀柔县有十二个镇子,两百六十二个村子,绝对能安置下这些流民。

  这一下子,就是十二万流民,都能安置下去了,县城也能接下五万人的流民安置。

  这次山东过来的流民据统计,差不多有二十万之多,在路上可能分散了一些,再加上有亲人的都投奔亲人去了,真正到怀柔这边的,也就少了些。

  本来还有人反对,但是大人说了,流民都有官上发粮食和盐巴,甚至还有被褥和布匹

  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提供一个住的地方,保证他们冬日里不冻死,就可以了。

  最最主要的是,这是县令大人的命令啊

  这些粮食,是燕王提供的,嗯,皇帝的赏赐;盐巴,则是小胖子出的,他们家有些盐引;而棉被,是文景辉提供;布匹,则是唐二公子出。唐家二少爷,对高家可真不客气了,连高家的布匹生意,都掺和了一脚,起码拿下了两个县的布匹生意。算是跟高家决裂了。

  所以他们物资丰足。

  文景辉呢

  在岗子村接到了两百人的流民之后,文景辉立刻让人安排照顾,他们人多,安排了一百五十人之后,还有五十人没地方了。

  最后文景辉大义的让人住进了他家的那三层小楼,包括客房在内,纪家等几家人也都分到了一些人。

  文景辉为了照顾他们,就将他们分别按家庭接待。

  文景辉接待了三家,而且都是带着孩子的三家人,岗子村的名声好,村民富裕,是别的村子不能比的,所以潘县令将有老弱妇孺的人家,都分到了这里好好照顾。

  穆老爷子带着一群老人,没事的时候就教他们编织东西,用羊草、稻草或者秸秆,编织筐子、篓子和医药箱。

  嗯,卖给文景辉。商会收购这些东西,用来装菜、咸鸡蛋和提供给军中装药用。

  成年妇女制作棉被、睡袋等,小姑娘们纺织纱布,老太太们,文景辉请她们做手套口罩等小件。

  他们用工换粮食,除了衙门发的,还有他们自己赚到的粮食,文景辉给小姑娘们发的是铜板,这东西不贬值,美其名曰:嫁妆。

  逗笑了流民家长。

  不过他们真心的感激文景辉这个好心的里长兼小大夫。听说还是个秀才呢。

  常青商会这次不缺人手了,岗子村的青菜运输更大量了,文景辉现在因为地方大,人没那么多时间关注他,他更方便偷渡了。

  北平府盖了青菜大棚,虽然产出不多,但是在南京,也有了青菜出现,但是只在一家名叫食香阁的新开的酒楼里贩卖。

  这间酒楼的背后靠山很大,连宫里的公公出来采买,都只是给少量的青菜供给,就这样,宫里的公公还没生气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