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将王教授请来_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闲人都会来这一片,弄点小杂鱼,就是油少也没关系,多加点农家大酱也是一样的。

  这里如今一共有五百亩土地。

  现在水稻还在培育秧苗阶段,插秧的话需要在当地气温稳定达到零上13℃度,以上地表温度达到14℃时才开始移栽。

  阳历三月份的北方依然春寒料峭。

  现在普遍温度还零下呢。

  插秧的话怎么着也要五月初那样。

  水稻在北城也要顺利的推广,如果没有天灾人祸,实验室里出产的水稻亩产量是两千斤。

  这里就是种子基地,争取在三年之内让北城成为全国水稻产量最高的地区。

  估计三年之后大米就和玉米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了。

  乔青玉刚转了一会儿,孙副社长就坐着拖拉机来到了乔家大队。

  他都没有等到明天。

  这些天其实他一直都忧心忡忡的,可还不敢和别人讲。

  今年全公社种植的玉米如何,他心里有数,小麦大豆都没问题,唯一的就是水稻。

  加上乔家大队的五百亩,今年公社可是种了将近一万亩的水稻。

  要是成了就翻身了,这要是不成,那他这副社长也没法干了。

  公社里有不少人,就让他只拿乔家大队做实验,成了的话明年大面积普及不就没风险了吗,如果不成这不是也减少损失吗?

  可是那些水稻秧苗都已经培育下去了。

  还是县里拨的专款。

  很多很多钱呢,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这要是挣不出来他死都谢不了罪。

  所以乔青玉就看到本来应该精神矍铄的孙二叔瘦成这样了。

  孙二叔也不好跟乔青玉说他的担心,如果这样的话,以后有什么新品种,这乔青玉肯定不会第一时间考虑他了。

  试验试验嘛,本来就是冒着风险的。

  不想干出成绩,那就跟别人屁股后吃屁都可以。

  想走到前边就要冒险,这很正常。

  乔青玉跟着孙副社长去了秧苗培育基地。

  已经出苗了,绿意葱葱的看着很是不错。

  乔青玉并不担心,真的。

  北方幅员辽阔,土地肥沃。

  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北方的土地,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可想而知,这土壤该有多么的肥沃了。

  再加上经过空间实验室培育改良的种子,只要不遇到天灾颗粒无收的几率几乎是零。

  可明显的,当摊子铺了下去之后,孙二叔难免担心。

  想了想,乔青玉就跟孙副社长说,“我给王教授打个电话,如果他有时间让他到这里来指导一下。”

  孙副社长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然后双手一拍,“王教授那可是水稻的大行家。他能来咱们这里看看,可真是太好了,就是……不知道他能来吗?”

  “我打电话试一试。”乔青玉也没说满。

  她去打电话了,孙副社长心思忐忑的在办公室门口来回走,如果王教授能来指导,他悬在嗓子眼的心,就能往回放那么一部分。

  没有想到王教授满口答应,说是明天正好有车到北城,他就顺便过来看一看。

  按照路程的话,后天早晨到,孙副社长高兴的连忙给县里打电话。

  然后连声的感谢乔青玉。

  但在心里却也不得不佩服她,别看人家乔青玉年龄不大,这人脉真广,真是一句话的事儿啊。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