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 逐光_一世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方归,来梧院向常千佛和穆典可夫妇两个回话。

  “……老太爷与小姐已安置妥当,短时日里不归。至于那王植,已于今日离开洛阳,南下寻找机遇了。”

  “王母由常遇出面,安排在宏济堂内长住疗养,一应花费就算是借给王植的。另借给他一笔起家用的银钱,共八百两,分存在汝南,扬州和钱塘的五家银号里,凭字据取用。盘缠是小姐所赠,不算借。”

  “按照小户殷实人家嫁女的规格,老太爷拟了一份聘礼清单给王植。如他将来挣够了这些银钱,仍不改心意,便上门来提亲。老太爷会陪送同等嫁妆。往后小夫妻两个自度日,是贫是富,两家再不起银钱往来。

  自然,之前借他的本钱也都要还。

  以三年为期。

  三年内若王植改了主意,不愿与小姐好了,可随时来告之。为谢他坦诚,他母亲在宏济堂的所有花销均由常家承担,借他的那八百两也不用还了。”

  从常纪海这番安排可以看出,至少这次会面中,他对王植其人是满意的。

  故愿给他一个机会,向自己,以及向常素衣证明,他是一个值得托付之人。

  常素衣今年一十八岁了。

  三年时间,对于一个已至婚嫁之龄的女子来说不算短。

  但常家的姑娘有底气,也有耐心。

  用三年的时间和一笔不算多的银钱,试出一个男子堪嫁不堪嫁,就算结果是不好的,也值得。

  “那爷爷和素衣…是去了何处?”穆典可踟蹰问,已料到张伯不会作答。

  “时满当归。”张伯笑道,“老太爷说,不在这些日子,堡里的事,公子爷和少夫人就要多费些心了。”

  穆典可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当家做主了。

  俗话说:多年媳妇熬成婆。

  自己这个新媳妇,打从进门之初,便既无公爹需孝敬,也无婆母立规矩。只有一个爷爷,偶尔去陪着吃饭闲聊几句,不乐意了还可以不去。

  现在竟连爷爷都不在堡里了。

  头顶上一下子没了天的感觉太不真实了。

  “许是为了验你的第二点顾虑。”常千佛笑说道。

  穆典可所虑第二点:未见高山,便遇溪流,日后或生悔。

  可这要如何验呢?带常素衣去见识高山与大海?

  穆典可正思忖呢,一张腻着汗的俊脸凑到眼前,“你见过高山没有?”

  穆典可心中一凛,警惕暗生。

  这问题回答不好,往后日子就别想过安生了。

  说没见过,那常千佛就是溪流,是座小山包,日后或要悔的;说见过,更糟了——高山是谁?

  穆典可总算体会到常千佛每每被自己掘坑时的心情了:真的……好想骂人!

  却不能骂。

  正所谓种因得果,常千佛有今日之举,实因素日苦久——这都是自己造的孽!

  因脉脉一笑,伸手搂了他的项颈,为自己赢取片刻思索时间,昂然措辞道:“譬如乘槎泛舟于沧海之上,茫茫不见其涯涘,何用顾百川而后乃知其大?纵五岳魏巍,祁连接天,坐海观之,亦不过浮山片屿,悠游等闲过耳。”

  常千佛抬手捏穆典可的鼻子,“花言巧语的小骗子!”

  却笑颜开,见眉不见眼。

  可见不只是女人爱听花言巧语,男人也一样的。

  前提是,说的那人决计不可说自己是在花言巧语。

  “肺腑之言!”她肃了容,一脸正色说道。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