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何必为虐_神洲异事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置大乾的王法于何地?到时要真的治罪,你王琛卫还逃得掉吗?

  但是,那王琛卫忘了审问他们的主官是谁了,那是北安平司千户,人称“鬼面”的孙勋,连鬼见了他都得发愁,何况你区区一个凡人乎?

  有道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那北安平司千户孙勋一听那王琛卫之言,顿时心中大喜,立时便罗列了一个供状,叫那王琛卫赶紧签字画押。

  那王琛卫一看供状也傻眼了,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太子交结左武卫将领,私相封赏,阴掌禁军,图谋不轨,心存怨望,意图随时举事……这算哪门子事儿!自己什么时候举报太子谋反了?但此时,王琛卫看着孙勋拿过来的一堆刑具,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再被那孙千户一番空口许诺,也只得硬着头皮在供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了自己的手印。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元月初二,未时,大明宫,承欢殿。

  皇帝李重盛斜斜地靠在御榻上,手里拿着王琛卫签字画押的那份检举太子意图谋逆的供状,一边细细浏览,一边暗自沉思。桌上放着的是二十二份太子卖官卖官鬻爵的铁证。这些供状,楚王李祉早在两天前便已呈递到了他的手中。

  皇帝一边看,一边不住地冷笑。

  要说太子卖官,他信,要说太子谋反,怎么可能!

  因为皇帝知道,太子李仁,别说没这个实力,就是给他足够的军队,他也没这个胆量……

  知子莫如父,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品性,李重盛心里清清楚楚。

  他贪玩好赌、奢靡成性,他放纵淫逸、只知享乐;他徒呈私心,行事懒散;但他胆怯犹疑、胸无大志,却也是个懦弱优柔之人。

  这样的一个儿子,这样的一种品性,无论如何是不能立为一个太子的,更不用说,把大乾的将来,交到他的手中……

  但为何,还是将太子之位交给了他,并让他一直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四十六年?

  皇帝是个念旧的人,当年,太子的生母王皇后与李重盛感情深厚,夫妻两人琴瑟相合,甚相欢洽。只可惜,皇后在生下了李仁之后,外感风寒,于次年不幸薨逝。李重盛为了追念王皇后,便将李仁立为太子,这一晃,已是四十六年了……

  这中间,有好几次,皇帝都对太子极度失望,想把他给废了,但随后,依然没有动他。

  是何原因,有很多……

  一来,也许还是顾念着自己的结发妻子,怕九泉之下的王皇后伤心。二来,自己生了这么多儿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除去最早夭折的三个儿子和后来夭折的几个儿子之外,还有长子楚王李祉、四子魏王李缜、六子韩王李祚、八子晋王李祀、九子宋王李棠、十子越王李峨……这些儿子,知道太子不讨父皇欢心,遂一个个摩拳擦掌,争相邀宠,都在觊觎着未来的天子宝座。于是,大臣们也就围绕着几位皇子,抱成一团,分成了几党,整个朝局竟变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如若废了太子,势必又要立一个新的太子,到底立谁,皇帝内心还是举棋不定。

  本来,三子赵王李义,深得皇帝信任。但李义自出生之时,便被神王阁阁主相中,成为神王阁副阁主。这大乾历代皇子,一旦身入神王阁成为副阁主,便不能角逐太子之位,这是大乾自太祖爷就立下的规矩。因为,神王阁担负拱卫大乾江山之责,一个神王阁副阁主便相当于半个皇帝。他的位置,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若废了太子,又不立新的太子,诸位皇子围绕着太子之位,岂非更相倾轧、争斗不休?朝局岂非更加动荡?群臣岂非更是不安?

  没有新太子可立,旧太子便只能留着,能拖一日,便是一日,可不曾想,这一拖,便拖到了今日。

  如今,皇帝年将八十,他自己也感觉到老之将至。老天留给他的时间,也许真的不多了……

  是时候,该下决心了!

  “高良士,去把太子唤来!”皇帝朝着内廷大总管招手说道。这一刻,他心里,终于做出了决定……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