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5章 寿春之战(二)_汉末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驻守寿春的主将乃是袁术的从弟袁胤。

  自陈瑀叛后,袁术已经不敢太相信外人。于是他便重用亲族,尤其是一些要害职务,尽换成了自家人。

  袁胤乃是袁隗之子,本来是袁术任命的沛国相,匡亭败后,跟着袁术逃到淮南,被袁术任命为荡寇将军,驻防寿春。

  袁术地盘不大,但粮多、兵多,乃是天下诸侯第一,最鼎盛的时候,有兵力超过二十万,哪怕是南阳、匡亭先后兵败,手中兵力亦不弱。

  袁术讨伐周昂,带走了三四万人马,此时寿春城内仍有三万多军队,主要是袁术从汝南、沛国等地抽调的勤王部队。除了袁胤所部,还有孙香等部队。

  袁术担心袁胤水平,便任命大将桥蕤为其副将。

  不过城中孙香兵力最多,话语权亦不弱。

  三人听得徐州兵大举入侵,下蔡城失守的消息,皆是大惊失色,谁都明白袁术现在的处境。

  徐州兵来,雪上加霜。

  可是很快三人便发现,徐州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并没有急着攻城,反而在下蔡南边修筑连通两岸的浮桥。

  三人心情皆是很沉重,徐州军这是做好了长期围困寿春的准备。

  这时军中将领张烱反倒讥讽道:“这徐州军的统帅,不通军务啊。”

  寿春城中诸将,除了袁胤、孙香、桥蕤三人,便是张烱了。张烱是河内人,擅长谶讳之术,曾以符命说袁术。

  袁家人治《孟氏易》,因此袁绍、袁术兄弟都信谶讳学,身边也都有一些长于谶讳的术士,甚至委以重任。

  不过这些人大多没什么真才实干。

  眼看张烱开口,众人皆是不解其意。张烱乃言道:“徐州军若是不修这浮桥,处处可渡河,可今日修了这浮桥,就只能一处渡河。我军若是攻其浮桥,断其归路,则徐州军必败。”

  张烱在袁术势力中地位特殊,他的话不仅仅袁术相信,袁胤也是多有相从。

  于是袁胤便听从张烱的建议,命令桥蕤率部出击,从水陆顺流而下,摆出一副要攻打下蔡浮桥的模样。

  果不其然,徐州军立刻缩了回去。

  张烱大喜,他认为徐州军不擅长水战,若桥蕤全力攻打下蔡浮桥,必能大获全胜。

  不过桥蕤却是自有想法。

  桥蕤很清楚,徐州军或许不擅长水战,可是他的水军也是样子货。能不能击败对方不好说,但硬拼肯定没有好结果。

  于是桥蕤只是在肥口虚张声势,就是不主动寻求决战。

  其实袁胤也不是很敢打。

  袁胤一个文官,哪里打过仗。在他看来,能够将徐州军恫吓回去就好,没必要非得决战。

  袁胤守卫寿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可恼了张烱,于是张烱便直接质问道:“徐州军不长于水军,我军若是截断其浮桥,必能将其主力包围在淮河南岸,到时候两面夹击,必然得胜。”

  袁胤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