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粮食有去处了_重生火红年代,我在山里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品质上乘的好产品呢?”

  袁海棠说话很有分量,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有文化、人又长得漂亮。

  而是因为原海棠主管的是宣传口。

  这个阵地的重要性,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认知,但在场的这些干部们,心里当然是有数的。

  此时袁海棠开口说话,所有人都危襟正坐、认真聆听。

  袁海棠俏颜如霜,“各位领导,各位在座的同志,我们振兴酒厂虽然规模不大,可它好歹能为我们振兴公社,解决30多号人的就业问题。

  好歹每年能为振兴公社,贡献出32万元的工业产值!

  如今这个酒厂生产的产品,大家已经品鉴过了。

  事实胜过雄辩。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还有人说李厂长是出于节约,是出于为集体省钱.”

  “嘭——”

  袁海棠一拍桌子,吓的李厂长差点没当场抽搐!

  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杏眼圆睁、对自己怒目而视,这还突然这么一猛拍桌子?

  这场面,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32万元的工业产值,得顶多少个生产大队,所有的农业生产价值?

  几千号社员,辛辛苦苦耕种一年的所有产值,怎么在有些同志的眼中,就变的如此轻描淡写呢?

  就连学校念念书的小学生,都知道颗粒归仓的重要性,他们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到地里面去捡拾麦穗,交到生产队保管室.”

  袁海棠越说越来气,“我想全县的中小学生,捡拾一年的麦穗,也不止32万元吧?

  那么多的师生,辛辛苦苦在地里仔细搜寻,他们如此艰苦的付出,在你们眼中,居然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说这种话的时候,伱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桄榔——”

  袁海棠狠狠一摔酒杯,随后拿起小挎包就走,“失陪了!这种饭我吃不下去,这种酒我不忍心喝!”

  “干嘛去啊小袁同志?”林文良不失时机的开始捧哏,所以才故意问了这么一句。

  “我回广播室,我想静一静。想写篇关于某些人严重脱离群众,漠视集体资产流失的批判类通讯稿。”

  “嘭——”

  话音刚落,袁海棠已经摔门而去

  等她一走,在场的人各自心头一凛:这事儿,恐怕闹大发了!

  袁海棠如今是整个盐都地区、是整个富顺县的明星广播员。

  她写出来的通讯稿,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切入点稳准狠,影响力巨大,向来很受上级重视。

  如今袁海棠,要是把李厂长管理酒厂不力、造成生产出来的酒品质下滑严重这件事,写到通讯稿里面去。

  然后广而告之?

  这不是相当于,当着全县几十万干部群众的面,狠狠扇李厂长的耳刮子嘛!

  麻烦了,有大麻烦了

  这么一搞,李厂长绝对就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祸水,谁沾上谁倒霉!

  就连把李厂长当成心腹之人的刘主任,此时也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