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以工代赈_天命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工代赈算不得新发明。

  因为大宋已经用过很多次了。

  不得不说,大宋虽然战争不行,但是搞经济真的很有一手。

  宋朝很早之前便形成了在灾荒之年兴修水利的制度。灾民以工代赈,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国家得到了水利工程,又避免了灾民四处流窜,一举两得。

  不同的,也许就是晁盖以工代赈的规模更大,不只兴修水利,他还修路、挖矿、建厂、盖房,花样挺多的。

  开封城池分成皇城、内城、外城三层。

  外城之外,就是市郊园林和村庄、商贾庄园等等。

  东京城皇、内、外三层城墙,巅峰时期容纳一百五十余万人,可谓是寸土寸金,房屋密密麻麻。

  “八十万禁军”便驻扎在内城。

  所谓“八十万禁军”,按照大宋京城、地方互相牵制平衡的规矩来说,京城禁军也就四十万左右。如今这四十万人一部分跟随徽宗西迁,一部分被梁山吸纳,一部分还在俘虏营修路,已经分崩离析。

  梁山大军并没有进城占据禁军的营盘,而是在市郊安营扎寨。这就导致京城内可容纳四十万人的禁军营盘变得空荡荡了。

  而这些空荡的营盘就是晁盖准备推倒重建的地方。

  设计定好之后,开始施工,15万劳动力:

  5万人开始平整场地,木石砖瓦拆下来能用的材料还是蛮多的,留下来用。

  2万人在市郊浇筑钢筋水泥预制楼板;

  2万人疏通汴河、五丈河挖掘黄河决口带来的泥土;

  2万人用黄河泥沙烧制红砖;

  2万人协调运输;

  2万人规划道路。

  先在平地上画出方方正正的边界,按照中轴御街100米,主干大街80米,通行道路60米,街坊道路40米的标准,先把街道用石灰线画出来,形成一个个100米边长的方格,然后再在方格里盖房。

  晁盖准备建造的房屋样式也不是古典的中式砖木建筑,而是参考后世客家土楼的砖石、混凝土楼房。

  楼高四层,一层作为商业门市,将来对外出租,二、三、四层住人。

  楼梯在中间,左右两侧各有12个房间。

  24个筒形房间,每个房间宽4米,加上楼梯4米楼道,总长100米。四方合围之后,形成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堡垒。称为方堡。

  方堡大门朝南开,一楼门市朝道路一面,路边种上树,将来树荫之下的门市开始可以向外租赁,获取收入。

  整个方堡理论上,可以容纳288户人家,按照保甲制度,编为一保,设保长一人,财务一人,民兵数人。

  方堡类似于后世的经济适用房,所有权归属官府,住宿房间以100文每月的廉价让百姓租住,一楼门市出租获取的费用归官府所有。

  两年不收赋税,所以财政要想其他办法来填补亏空,收房租就是不错的填补手段。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