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三二章 向一切旧势力开火!_778_权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衣领的洁净程度来划分的。干活多的出汗多,衣领自然有汗渍油污,那就是‘浊’的,而不干活、只拍板的当然不会出汗,或许就是‘清’的罢……

  如此权势的豪门大族,又通过联姻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同气连枝,一荣俱荣,其合力不逊于、甚至超过了皇权。使隋唐以来的皇权政治,重新回归成门阀政治。

  而门阀政治最大的特点就是得过且过,他们喜欢没有权威的皇帝、喜欢一盘散沙的朝廷,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毫无约束的鱼肉百姓、胡作非为,将家国天下变成自己的游乐场!

  以至于国家持久积弱、士族门阀却富可敌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三国最富的楚国,一年夏秋两税、盐铁矿藏等收入加起来,国库也不过入账二千七百万两而已……这其中被士族地主再次瓜分的,又何止六成之多?

  因此一国的实际年收入,不过千万两之多。而天下能达到这个收入的家族,最少有五家,至于一年进项超过五百万两的,更是有三十家之多;超过百万两的,绝不少于二百家,而这所有的收入,都是不交税的!

  试问如此天下士族怎能不富不强?可怜三国怎能不贫不弱?对一贫弱之国来说,自保尚且吃力,又怎敢奢谈什么六合八方、三国一统呢?

  老太后终于找出了大秦的、甚至是华夏的病根,那就是豪门!要想让子孙后代不受士族的欺压、要想改变欲强不能的命运,要想使天下结束纷争,归于一统,就必须先把这巨大的绊脚石,消灭掉!至少是基本消灭!

  其实三国二百多年,睿智的皇族不知几凡,并不是只有文庄太后能发现这个秘密。但士族这拦路石实在是太大了,对相较而言势单力孤的皇帝来说,都像王屋与太行那般不可撼动。因此没发现的人终生不知有王屋太行,而发现王屋太行的人,却无奈于他的过于庞大,只能在阴影笼罩下喟叹一声,忘掉这大山,享享清福过去这一生。

  但文庄太后是个特别……有耐性的人,这从她能用七十年时间报仇便可见一斑。对于她这样的人来说,事情的难度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甚至能不能成功也不是问题。她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去做,前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

  就像那移山的愚公,其实一辈子都无法移动王屋与太行,但他还是坚定不移的去做了,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曾孙子……一代代都会坚持下去,早晚有把大山移走的一天。

  所以当认清方向后,文庄太后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行动。在这件事上说,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历史已经到了大转折的关口,腐朽堕落的士族阶层,已经引起新兴庶族地主的强烈不满,双方矛盾日趋严重,已经势成水火,势不两立了!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