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8节 江万里举贤不避亲_狠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仕大夫不为君用,罪至抄斩!”几个字眼格外刺目,江万里接旨后不动声色,暂无行动。

  在晚餐后,他由儿子江镗陪着散步,侍卫散开警戒,路上无人挨近他们时,江万里说道:“昔时今上龙驾下江南,当时他还不是皇帝,赵相公召我与贾师宪、厉圣锡在他家别院静堂共商国事,劝我等拥戴今上为帝,赵相公对今上看得非常清楚,说他精通俗务,专论实利,恩怨分明,不玩虚的!”

  此等秘密言语不足为外人道也,要不是江镗是他的儿子,江万里也不会说出来。

  “赵相公目光如炬,看出了今上论担当,不做‘清谈客’,所以前朝理学失势是必然,你看今上用过什么理学大臣吗?”江万里深为感慨。

  他少年时代,跟随父亲学习朱熹的学说,曾往理学基地白鹿洞书院求学,深受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理学思想熏陶,成为一名合格的理学家。

  江万里对于理学深有体会,提倡“体用论”和“性情说”。他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世间一切的本体,充塞天地之间,这就是“体用”,就是“性情”,就是“理”,如能达到“性情充斥”、“体立行用”,就能臻于“百川归一”,就能升华到“明天理、灭人欲”的“达”的美好境界。

  相比于其他理学名家,江万里做过“亲民官”即地方官,嘉熙元年,39岁的江万里出任吉州太守。他一到任,一面组织民众兴修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一面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有了地方任上的履历后,江万里并不迂腐,不一昧清谈,而能处理实力,同时也识事务,牢牢地抓住了良机,成为朝廷重臣,在任期间,他几乎没提过理学,完全跟随了皇帝务实的步伐,深得皇帝赞赏。

  “现时青州名仕白尚典、士绅郭玉亭皆不从新朝,这是打今上的脸,落朝廷的面子,今上岂会善罢干休!”

  “为父年纪老迈,已位极人臣,不想大动干戈!”江万里转向江镗问道:“你,可否为今上分忧?”

  “雪!“江镗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是要向青州人动手啊。

  随即他拱手道:“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陛下想要什么,我就为他做什么!”

  “聪明!”江万里给儿子点赞道。

  江镗确实是个聪明人,他是江万里第四子,乃江家“十二斋”之中的风流人物。

  江西九江都昌江氏“三古十二斋”在本朝相当出名,三古中老大江万里现为内阁辅臣,江万载现为云贵总督,肩负重任,为帝国攻略云贵,江万顷现知台北府,为帝国开发台湾,并与东瀛大搞转口贸易,是台北市舶司要员。

  三古皆为重臣,老子给力,他们的儿子也不差,如江璆字宗宝,号玉斋,江万里长子,现知温州;江镐字国禹,号义斋,江万里次子,现为杭州通判;江铸字国通,号直斋,江万里第三子,现为第六军中的统制官;江镗字国雍,号侃斋,江万里第四子,如今跟随父亲,为皇帝行在帮办事务,他们的号中皆有个“斋”字。

  其余江万载和江万顷的儿子们的号中同样有“斋”字,一共十二人,或文或武,皆表现出色。

  话说回来,父亲、叔伯和堂兄弟们表现出色,对于江镗也有不小的压力,他该当如何脱颖而出呢?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