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陆家后人_灯花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要买书?”

  雅斋书肆在西街开了多少年了,杜长卿除了幼时被杜老爷子拎过来买几本字帖外,从不踏足此地,用他的话说,此地纸霉味儿太大,一进来熏得人头晕眼花。以至于洛大嘴一向不给他好脸色看。

  杜长卿并未察觉书斋主人的不快,摸着下巴道:“来年不是要太医局春试了?你这书肆里有没有什么春试学生买来温习的医籍药理,拿出来我瞧瞧。”

  西街做生意的商贩多,如胡员外那般吟风弄月的雅客稀少,洛大嘴这间书肆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大多是靠着那些贡举下场的考生。

  那些考生,总要来买些为贡举准备的考卷书册,到后来,雅斋书肆就不怎么摆诗集辞赋,多摆些策论书目,专为贡举做准备。

  杜长卿也是来这里碰碰运气。

  啃鸭骨的动作一顿,洛大嘴上下打量他一眼:“真他娘太阳打西边出来,什么时候你也要发奋读书了?”

  杜长卿没好气道:“我什么时候说是我要看了?我朋友看!”

  “你还有这样上进的朋友?”

  杜长卿怒道:“到底有没有?”

  洛大嘴把手上鸭油抹了抹,往书肆里头一指:“都在那。”

  杜长卿走近洛大嘴指到的书架。

  这书架不大,比起策论书目来少得出奇,稀稀拉拉甚至摆不满一排。

  杜长卿拿起一本,医书看起来很旧,像是许久没被人翻阅,堆了层薄灰。

  吹了口封皮上的灰,杜长卿问:“怎么就这点?”

  洛大嘴耸耸肩:“城里好多医书都收在太医局书苑,流出的不多。这够齐全了。”

  梁朝医术医理,除了太医局的那些学生有专门的先生讲授医理,大多民间的大夫,全靠一代一代老医者亲自教授相传经验,这也是如今平民中那些医术超群的神医大夫,多是白发苍苍耄耋老者的原因。

  经验总要时日累积。

  普通大夫没有太医局先生们九科悉心教授总结好的医理,全靠师父和自己慢慢摸索。一本好医籍是很珍贵的,很难流传到市面上。

  雅斋书肆这书架上的几本医理,其实也只是一些基本医理,算不得多精妙。

  杜长卿皱眉看了半晌,终是无奈,只得把书架上仅剩几本医籍全都揽下,往桌柜上一拍:“多少银子?”

  洛大嘴扫了一眼:“给二两吧。”

  “二两?”杜长卿一蹦三尺高:“你怎么不去抢!”

  “嫌贵别买。”洛大嘴拿起书,慢条斯理往书柜上一本一本回放,“读书人的东西,哪有便宜货?”

  杜长卿见状,一把夺回对方手中医籍,一面从怀里掏出个碎银子扔桌上,骂道:“谁说我不买了?就这么几本破书卖二两,你心肠忒黑,不行,你得送本少爷点搭头!”

  洛大嘴面露鄙夷。

  杜长卿软磨硬泡。

  终是耐不住杜长卿在书肆里跟前跟后影响生意,无奈之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