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8章 黄雀在后_红楼:庶子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玉脸色顿时垮下来,自贾政外放学政,这些日子他是彻底放飞了自我。

  每日只在家里与丫头游戏取乐,或出门与世交饮宴谈笑,哪里把书放在心上,偶尔心血来潮看一看,随看随忘,记住的不如忘的多。

  到如今,竟比前两年还不如,除《大学》《中庸》篇幅较短,能带注背出外,《论语》只记得五六成,《孟子》则完全夹生,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更遑论理解。

  如今正月快过完了,哪里还来得及背书,忙求救地看向宝钗、黛玉二人。

  宝钗微微一笑,眼睛看向别处,并不理他。

  黛玉则白了他一眼,不为所动,没用的东西,这么大个人连四书都不会背,还有脸求情。

  贾琮笑道:“宝玉,我知道你们读书人的规矩,背书可不单单只背诵经义,还得将章句集注一起背下来。

  听说四书加在一起三四十万字,还有一二个月,凭你过目成诵的本事,想来易如反掌。

  到时我亲自试过,若真能倒背如流,就带你同去,若是不成,你可别怨我。”

  众女忍不住嗤一声笑起来,若这么好背,宝玉也不至于十余年还背不下来。

  读书这行当,若没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苦功夫,任凭你多聪明的人,绝无可能背下几十万字。

  即便背下来,还需时时温习揣摩,否则三两个月过后,还能记得几成?

  这还只是基础中的基础,离科举中式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贾琮以前看些网文,写着主角过目不忘,穿越到古代轻易就能弄个进士、状元,如今方才知道,那比贾母批判的才子佳人话本更加可笑。

  因为四书背完还得背五经,这又是好几十万字,因科举第二场便是五道五经题,若连题目出处、意思都不清楚,如何作八股文章?

  与前朝举子只治本经不同,太祖建国之初便发现了前朝读书人只攻一经,不及其余的弊病:

  “近来试官多以四书文为主,而于经艺不甚留心”,因下诏“士子专治一经,于他经不旁通博涉,非敦崇实学之道”。

  故改“五经独取”为“五经并试”,以选拔“淹通经术之士”,并将经义考试移在第二场,让考生有充裕的时间发挥。

  此后读书人再也没有“专治一经”的好日子,五经都得学得背,第二场考试五道五经题,管你什么本经,都得作答。

  再下来是读各朝历史,应付第三场的五道策论史论题。

  策论题命题范围极宽,或论礼法之重、论史事得失、论文教之兴、论富国之道、论兵法战事、论律法之威等等。

  若肚子里没点货,不能旁征博引,只会背几句圣人的话,能论个屁。

  四书、五经、史书三关过完,还要揣摩时文制艺的功夫,这又不知要花多少时光去慢慢的研磨练习。

  想靠押题、背程文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