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洪武三十一年,钱塘于家_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

  “三年之后的科举,要保证每一名学子都有新教材。”

  老朱道。

  “臣领命!”

  “下去吧!”

  “臣告退!”

  “杨轩,你带着允炆,好好监督他们的进度。”

  “是。”

  事情就这样安排了下去。

  刘三吾也开始广发英雄帖,召集各地有名望的大儒。

  编纂新的科举教材,这不是他一人能做得到的。

  必须找帮手。

  毕竟,圣人之言,各家的解释都不同。

  而此次编纂新科举教材的重点就是将每一句圣人之言的解释都统一。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只要做成看,名留青史是必然的。

  没有哪一个大儒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

  很快,时间来到六月。

  恩科北场结束。

  老朱亲自面试,录取了六十一名进士。

  而南北榜案也在此时结束。

  主考官刘三吾戴罪立功,其他考官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最严重的只是流放,没有杀一个考官。

  毕竟,要给学子们一个交代。

  而之前的那个张信,他竟然说刘三吾以前和胡惟庸又勾结,最后落得了个凌迟的下场。

  死的老惨了!

  随后的日子陷入平静,杨轩每天都在认真教导朱允炆政务。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三月。

  太.原晋王府忽然派人来报丧,说是晋王朱棡薨了。

  这个消息让老朱直接愣了半晌。

  虽然朱棡年轻的时候干过不少错事,但后来也算是改邪归正,老朱对这个儿子很是满意。

  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走到了自己前面。

  老朱没有流泪,因为心中的痛苦,让他流不出一滴眼泪。

  这十多年,他相继送走了自己的大孙,妹子,标儿,老二,现在又是老三。

  他派了杨轩去太.原治丧,自己则在深夜舔舐心中的伤口。

  可一到深夜,那汹涌袭来的孤独感,却让他怎么也睡不着。

  他的身体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差。

  朝政基本上不过问了,交给了朱允炆处理。

  从太.原回到京城,杨轩看到老朱的状态,也沉默了。

  因为后者心中的痛苦,他是能体会到的。

  夜,长平侯府。

  杨轩在给安庆交代:“最近这些日子,多进宫陪陪陛下吧!”

  “他这一辈子,过的太苦了。”

  “好。”安庆略微沉吟,说了一声好。

  她也心疼自己的父皇。

  打这天后,有了小女儿的陪伴,老朱那颗孤独的心有了些许慰藉。

  脸上也有了笑容,不再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

  …

  四月的某一天,在数千年的历史洪流当中,不过是最普通的一天,可冥冥之中,好像注定了要让它载入史册。

  钱塘于家。

  于家的老太爷于文明之前是工部主事,不过现在早就退了。

  要知道,最近几年,朝堂上的官员换了一遍又一遍,这个于文明能活到退休,绝对是有真本事的人。

  当然,这也和他们于家一直供奉文天祥的遗像和牌位有很大的关系。

  夜,于文明的儿子于彦昭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一个绯袍金幞的神,这个神对他说:“我感动于你们于家对我的供奉,也感动于你们于家一门忠义,所以我文天祥打算转世投胎,来做你们于家的子嗣。”

  于彦昭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连忙说不敢当。

  可梦中的那位神说完话就不见了。

  这个时候,于彦昭也醒了过来。

  他还在回忆梦中的内容,下人就来禀报,说他的夫人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于彦昭不由联想到了梦中的内容。

  他去到供奉文天祥遗像和牌位的地方,认真的拜了拜。

  之后便给儿子取名为“谦”,就是“以志梦中逊谢之意”。

  意思是说对于文丞相的盛意,他心里还一直惴惴受之不安。

  (这个小故事来源百.度.百.科,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于谦,在轶事典故那里)

  ……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