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_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大权,但并非什么也没有付出。

  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交换。

  毕竟那个时候才登基多久,诸王要是联起手搞他一下,他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现如今,他登基十余年,威望如日中天。

  地位稳的不能再稳。

  再次削藩,他有足够的自信,镇压下一切不服的声音。

  只是,自信归自信,但这次削藩,到底要怎么削,却是个问题。

  朱棣想问问杨轩,可惜人不在京城。

  想了想,提笔写下一封书信,内容就一个意思:事情是你提出来的,那你肯定有解决的办法,赶紧的,别墨迹。

  当然,还有杨轩在信中的请示,朱棣也是统一做了回复:你特娘的搞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我不是给了你便宜行事的权力嘛,四//川的一应事务,你自己做主,尽快恢复民生经济,还有生产,完事儿后跟我说一下就行了。

  看起来像是朱棣在说杨轩没有一点主见,实际上心中满意极了。

  皇帝嘛,对于权力肯定是敏感的。

  这与私交无关。

  写完信,密封好,朱棣又让人加急给杨轩送去。

  几天后,杨轩的回信来了。

  只有一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朱棣拿着杨轩的回信去找老和尚姚广孝解惑。

  路上不断在心里埋怨杨轩,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好嘛,非要当谜语人。

  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

  鸡鸣寺,得知朱棣来意的姚广孝,并不着急开口。

  而是先泡了一壶茶,待茶香弥漫,给朱棣倒上了一杯。

  “陛下,请用茶!”

  老和尚微微一笑。

  闻言,朱棣抬眼看了一下老和尚,然后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根本不似品茶,反倒像是在糟蹋好茶。

  姚广孝的表情并没有变化,显然是早就习惯了朱棣这个样子。

  “茶,朕已经喝了,你赶紧说说杨轩这话是什么意思。”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话我知道,但这跟削藩有什么关系?”

  听着朱棣这话,老和尚姚广孝看破不说破。

  有些话,朱棣这个皇帝不想说,这个时候臣子就得主动帮忙分忧。

  “陛下,如今我大明有藩王二十多位,郡王近百。”

  “恕臣说句大不敬的话。”

  “打您提高藩王们的俸禄待遇之后,这每年的花费就得不少。”

  “这还只是第一二代藩王。”

  “往后,这些宗室只会越来越多,若全都由朝廷供养。”

  “那迟早会把朝廷吃空的。”

  “那怕是现在朝廷财政相比于洪武年间有了极大的改善。”

  “也经不起这么花费啊!”

  紧接着,姚广孝就给朱棣做了一道算术题。

  这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

  这一代又一代,供养需要的花费,简直就是呈几何倍数提升。

  朱棣知道宗室以后会成为朝廷的负担,但还是头一次这么直观的观看。

  “如此说来,再次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了!”朱棣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

  “是的。”姚广孝点点头。

  “那此次削藩,要怎么削?”朱棣问。

  “就是长平侯的那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细说!”

  ……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