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4章 先拿一千两黄金,让我看看你的诚意_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耕开始了。

  杨轩带着人在试验田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

  试验田杨轩也根据各种情况,分成了好些个区域。

  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试验结果。

  同时,户部的官员也开始了行动。

  不管是为了完成朱棣交代下来的任务,还是青史留名,他们都很认真。

  另外,铁铉在南方推行新政,也基本临近了尾声。

  待到回京述职后,将前往北方继续推行新政。

  七月初。

  在南方试验田种植的玉米成熟,开始了收获。

  每个区域的收获都不同。

  有两三百斤的,有几十斤上百斤的,当然也有绝收的。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是经验。

  紧接着,土豆也开始了收获。

  土豆的产量也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但最高也保持在了一千斤左右。

  哪怕是在坡地,也有好几百斤的产量。

  同时,众人也发现了土豆的一些特性。

  这对于在大明推广,有很大的好处。

  九月份,宝船的修复工作完成,同时,朱棣又给下西洋的船队添了三十艘大船。

  贸易所需要的一应货物,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是的,郑和又要出海了。

  他这次的主要任务是送各国使臣回国,有时间的话,再探索一下陌生的地方。

  得知这个消息,杨轩特意放下手中的事,去送了郑和。

  “三宝,保重,一切以安全为重!”

  杨轩叮嘱。

  “侯爷,保重!”

  郑和行礼,随即踏上了宝船。

  航海是他的梦想,再多的危险,他也不怕。

  杨轩驻足良久,此次分别,再见面,又不知道得过去多久。

  …

  十月。

  红薯也可以收获了。

  红薯的产量依然坚挺。

  不过红薯并不耐涝,相反相当耐旱。

  这是个很好的消息。

  北方降雨不比南方,红薯是很好的作物。

  玉米、红薯、土豆等在南方收获后,北方也陆续开始了收获。

  产量嘛,因为气候、降水等多种因素,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影响。

  但总体来说,玉米、红薯、土豆等都是比较适合在北方种植的。

  当然,这才是第一次在大明种植,经验还是需要再积攒一些的。

  种过地的都知道,同一块地,不能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

  必须轮种才行。

  所以,原先的试验田,杨轩进行了调整,甚至又开辟了新的试验田。

  永乐十六年,由于总结了去年的失败经验,今年玉米等三样粮食获得了丰收。

  这也证明了,大明的土地,是适合种植这三样粮食的。

  同时,在杨轩和朱棣商议过后,大明引进新粮种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到了民间。

  算是让百姓们先有一个了解,免得正式推广的时候,百姓抗拒,出现意外。

  这一年,铁铉在北方推行新政,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剩下的就只有顺天府和山//东.省。

  永乐十七年,又种了一年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