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镇国公(3)_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这些收益可都是直接进了内帑的。

  要知道,整个四//川省,一半左右的土地可都是皇庄,再加上这些年来,明里暗里买的田地,早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可以这么说,整个大明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

  除了土地的收益,皇帝还有其他产业收入,所以朱瞻基你这么多年下来,才能攒下这么多钱。

  可能就连户部都不知道,朱瞻基的小金库里有多少钱。

  不过现在这些钱都归杨轩调配。

  见户部尚书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杨轩又看了一圈百官,最后目光投向张太皇太后和胡太后。

  “太皇太后,太后,您二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他询问两人的意见。

  他虽然有朱瞻基给予的绝对权力,辈分也高,但这二位在场,他就不可能越过两人,直接做决定下令。

  不然,他和历史上的那些权臣有什么区别。

  “哀家不懂这些,不过既然镇国公和诸卿已经商议好了,那就这么办吧!”

  张太皇太后开口说道,很给杨轩面子。

  至于胡太后,她也是一样的说辞。

  现在婆婆在世,她的话语权并不高。

  并且,以他的性子,也不喜欢这些。

  杨轩点了点头,然后面向百官,道:“既然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没什么要说的,那就这么办!”

  “接下来涉及到的各部门也要相互配合。”

  “是,镇国公!”下方的百官齐声道。

  随后,杨轩和百官便商议起了今年的施政方针。

  总体上还是延续朱瞻基时的政策,一切以求稳为主。

  对此,百官也都是欣然接受,对杨轩的感观也好了不少。

  他们还真怕杨轩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搞事。

  接着,户部尚书再次站出来,说了今年的各种预算,一些并不合理的花费被杨轩给驳回了。

  不过最后下来,杨轩又从内帑拿出来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填补空缺。

  “这些钱是从内帑出的,待各地赋税运抵京师之后,需第一时间还,户部可不要忘了。”

  杨轩看着户部尚书说道。

  此话一出,百官也是愣住了。

  什么时候内帑的钱也需要还了?

  自从老朱那个时候开始,不管是皇帝的内帑还是国库,其实都是当做国库用的。

  皇帝也没有将内帑和国库分开,都是当做自己的钱在用。

  这里要点名批评老朱和朱老四。

  “镇国公,此举可没有先例啊?”

  户部尚书第一个表示反对。

  把运到国库的钱运到内帑,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每一任户部尚书,不仅要管好国库,还要负责从皇帝的内帑中扣钱。

  这都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从皇帝的内帑中扣出的钱越多,这个户部尚书就越受尊敬。

  “公是公,私是私,不可混为一谈。”

  “此前由于各种原因,内帑与国库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

  “但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合理的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