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军营视察_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好,也不如亲眼看看来的实在。”

  杨轩摆摆手,拒绝了。

  “那就依镇国公的。”张辅没有反驳杨轩,转头就让人将马牵来。

  “校场离这里还是有点距离的,骑马能快点。”张辅解释。

  “嗯。”杨轩点了点头,和张辅翻身上马。

  他并没有挥动马鞭疾驰,而是四处看着军营中的情况。

  许久,一行人来到了校场。

  张辅在一旁询问杨轩要不要讲几句话。

  杨轩摆摆手拒绝了,他来这里可不是搞那些形式主义的。

  “不要打扰将士们的训练,我们随便看看就行。”

  张辅点头应是,派了身旁的一名将领去点讲台上告诉副将继续训练。

  副将看了一眼杨轩张辅一行人,只能按捺住下去行礼问好的想法。

  “继续训练!”

  他大声道。

  杨轩一边走,一边看将士们的训练。

  发现有娃娃兵,还有四五十的老人也在跟着训练。

  虽然比例并不高。

  “怎么连没成年的娃娃和老人也有?”

  他扭头问一旁的张辅。

  “回镇国公,他们都是地方卫所的军户,那些年龄大的老人没有成亲,也就没有子嗣,自然没有儿子接替他们。”

  “那些娃娃兵,父辈死了,他们就顶了上来。”

  张辅解释道。

  这些情况,他这个大将军自然是了解过的。

  杨轩点点头,嗯了一声。

  军户日子最好的时期是洪武永乐两朝。

  因为这两朝仗打的最多。

  随着日子越来越太平,没什么仗打,军户的收入自然比不上战争时期。

  只能依靠那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卫所制下的军户,平时种地,战时打仗,农闲的时候,也会组织起来操练。

  宣德一朝基本上是太平的,最后打的那一仗,用的也不是地方上调来的卫所兵。

  种了十年的地,卫所兵的战力下滑严重,这一点从训练中就能看出来。

  而且因为生计问题,没有钱,很多人也娶不上媳妇儿。

  在这个极其重视传宗接代的时代,这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为了传宗接代,也为了活着,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军户逃亡的现象。

  而他们名下的土地,自然成了上面的人的私田了。

  卫所制,正在溃败,老朱的那一套,开始不适应时代了。

  杨轩的脑海中思绪翻飞,但并没有跟张辅说。

  转了一大圈,杨轩发现了不少问题。

  他在校场的边上停下,想了想,和张辅说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你要紧抓训练。”

  “瓦剌派来朝贡的使臣已经在路上了。”

  “阅兵的时候,还要请他们观看。”

  “还有,军中的老幼,在此次整训结束后,就把他们的户籍改为农户吧,给他们一笔安家费,让他们回家去,总不能让他们断子绝孙啊!”

  “而今,玉米等新作物推行已经十多年了,赋税也不高,地里的产出,足够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