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亲临太学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73章亲临太学

  这还是刘辩第一次去太学。

  过去,光武帝、明帝都有在太学讲经的经历,在君权神授的背景下,他们以此可以成为经学领袖,从而掌握话语权。

  但后来……

  年幼的皇帝连离开禁中都很难,更别说去当经学领袖了。

  刘辩知道不求甚解的自己在经学上的造诣有几斤几两,以现在的局面,他没必要找人写稿,造假弄险。

  刘辩要去太学,卢植要讲经,此行自然是保不了密的。

  陪着皇帝在太学讲经,多么吸引人的荣耀。

  群臣不求取代卢植,只求能在其后。自三公以下,许多朝臣颇为心动。

  但刘辩哪里愿意给他们当背景板,包括马日磾在内,都被他以“卢师乃是代朕讲学”为由婉拒了。

  刘辩愿意将卢植高高捧着,不仅因为两人朝夕相处的师生之情。

  别看卢植出身的范阳卢氏在魏晋隋唐十分有名,但现在的卢氏可以说全靠有卢植在,其发家乃是自卢植与其幼子卢毓始。

  所以卢植不会太受豪族利益的影响。

  太学为了迎接天子亲临,代行太常事的太常丞与太学祭酒举办了一场典礼,还精心挑选了四十名太学生听太傅讲经,并在需要时接受天子和太傅的考校。

  卢植其实很明白,来听他讲经的太学生大概不是为了经学而来,只是因为他是太傅罢了。

  原因在于他所讲的古文经学注解,太学里不考。

  太学的考试内容是严格按照十四个博士所传的家学来定的。

  光武帝时就有一个博士,在向太学生讲解经典时,并不局限于一家之言,反而告诉诸生不同家学的解释,让太学生们自己思考,择其善者而从之。

  然后,他就被太学生们举报了。

  因为这个博士不划考试重点。

  光武帝知道后,罢免了这个博士。

  受限于场地条件,更多的太学生们只能在外听别人转述的卢植讲经内容。

  在卢植讲完经之后,刘辩顺势宣布,将要在太学中举行下一次策试。

  错过了上次策试的太学生们听此消息,纷纷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榜上有名。

  距离首次策试快要过去一年了,刘辩觉得,是时候进行下一次了。

  选出来的太学生不仅可以安排在中央军中,三辅屯田也用得着,后者是皇甫嵩的请求,随着屯田面积的增多,官吏不够用了。

  这次刘辩就不用向太学生们宣告他们将来的去处了。

  上次策试一口气安排了五百多太学生,刘辩希望这次诸生能再给他些惊喜。

  在刘辩巡视太学的过程中,他发现,太学诸生中竟有白发耆老者。

  他向太学祭酒杨众问起此事。杨众是杨震曾孙,杨彪从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