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何进的新目标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太学生会继续追求三经、四经。但没关系,可以给出政策优惠。

  通两经的太学生为何不愿去郡学教书?归根结底,没有前途,那就给他们前途。

  当刘辩将这些事先交给尚书台令其出谋划策之后,首先被放弃的是县校。

  首先是能当老师的郡国文学吏数量终究有限,其次有条件也愿意去县校的人距离郡学的标准不会差太多,以及最关键的原因——假使一郡国之学只招百位学生,这天下郡国加起来也得过万了。

  一万个免除赋税徭役的青壮男丁,虽肉疼却也能勉强接受。

  要是县学人数再倍之……所以县校是不可能仿照太学和郡学,可没了优待,拿什么去和私学竞争呢?

  “总而言之,大舅此行,是要将原本荒废的郡国之学重新匡扶起来,并且郡学也得同太学一样,不能没有贫寒子弟。”刘辩对着跃跃欲试的何进强调道。

  免除徭役赋税的政策本就是为了寒门子弟而设立的,尤其是远不如太学的郡学。

  理论上,大族子弟自有家学等私学作为更好的去处,不会与贫寒子弟相争,但现实……谁知道呢!

  “以大舅的名望,此事必然不难,如汝南、颍川等郡之郡学,本就文学昌盛,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事并不少见,大舅不可大意。幽并两州,地处边境,因鲜卑侵扰,百姓常有不安,文风不盛事出有因,大舅需要多多关心。至于南方益荆扬三州及交趾刺史部,可先搁置,凉州战乱之地亦可暂缓。”

  何进一脸严肃,刘辩每说一句话,他都要点一下头。

  刘辩也不知何进究竟听懂了多少,他对于何进没有太大的期望。让何进在目前最重要的中原地区转上一圈,恢复郡学旧制,同时作为一个催促郡国二千石做事的使者,顺便替刘辩积累一些文治上的声望。

  但要是何进能做得更好,那刘辩自然乐见其成。

  “大舅此行,我只有一点要求,学官且先不论,舅父此次行事,身边所用者,其宗族之人当无为公卿及二千石、刺史者。”

  何进闻言一愣,随后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应下之后,他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身边哪有得用的人啊!

  何进复又请求道:“陛下,臣久未出府,早已不知贤才何在,还请陛下调配数人,与臣同行。”

  刘辩不以为意,摆手道:“大舅自行决定便是。”

  何进却依旧坚持。

  刘辩一怔,他原本只打算让贾诩派人跟着何进,防止何进在某些时候头脑发热,没想再塞人。

  见何进言语态度诚恳,刘辩想了想,说道:“东海王朗,平原华歆,二人皆符合我的要求,今俱为尚书郎,大舅若能说服他二人同行,我也愿意忍痛割爱。若是说服不了,那我也爱莫能助……”

  何进听出刘辩这语气,显然是不打算插手太多了。

  王朗是何进的故吏。

  他师从故太尉杨赐(卫尉杨彪之父),以太学生通经而入三署为郎官,出为县长。后逢杨赐离世,王朗弃官为杨赐服丧,丧满之后为何进所征辟。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