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打算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何也?”

  被称作伯续之人苦着一张脸,却是答不出来。

  李儒也不恼,只引着伯续入屋坐定,讲解起来。

  说完后,李儒见伯续仍有几分迷茫,知其虽资质不行,态度还算诚恳,倒也不算失望。

  又说道:“往后几日,为师要为太学之议稍作准备,伯续于经学之上若有疑虑,可先询问你的师兄们,闲时也可往大都授一观。”

  李儒见伯续面露喜悦之色,补充道:“太学之议后为师自会考校,若这些日子你无所得,为师自然要知会令尊了。”

  伯续闻言立马慌张起来,他是京兆人士,前不久才被父亲带进京,得入太学。他父亲想要他借着太学奔一奔前程,为此还特意托关系让他拜在算是半个同乡的李儒门下。

  若让他父亲知道他不务正业,失望之下,选择另外换个儿子扶持,那该怎么办!

  寻常人自然不用担心父亲随便换儿子,但伯续不同,因为他姓高名延,是小黄门高望的养子。

  高望押送何颙等人至右扶风,返程时将其带入雒阳。

  高延深知自家宗族中被送到高望处当养子的不止他一个,但被高望带来太学的却只有他一人。

  只是李儒的考校向来严格……高延忽然想到李儒之前说的话,说道:“老师要参加太学之议,不如弟子代老师去问一问阿父,看看能否为老师帮上些忙?”

  这样总能讨好他的老师替他说些好话了吧。

  李儒摇头道:“不可,令尊在宫中不易,岂能随意叨扰?”

  高延见李儒毫不犹豫地拒绝,登时急了,忙说:“只问上一问,若是阿父知晓不是更好吗?老师就别管了。”

  说罢,赶紧告辞,招呼仆从离开。

  剩下李儒望着高延匆匆离去的背影。

  宪帝之时,似高延这样的人,但凡本地二千石骨头软一点,完全有机会被举为孝廉。

  但现在,却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走太学的路子了。

  ……

  雒阳人口众多,洛水之畔,常有名士百姓呼朋引伴,以作游玩。

  这一日,正有七八位儒生来此,看这深秋风景。

  不多时,便有两人与同行之人打了个招呼,来到岸边,望着河水浩浩荡荡。

  “公台终于有意入仕了?”其中一人问道。

  公台自然就是陈宫了,他坦然道:“孟卓公慧眼如炬,我确实有意借太学之议至天子身前直抒己见。”

  被称为孟卓公的张邈却笑了起来,又问道:“我听闻今岁兖州刺史刘使君有意举君为茂才,郡中也欲举君为孝廉,却皆被公台拒了。郡中孝廉倒也罢了,刘使君素有贤名,举茂才足见刘使君对公台的看重。公台但凡有意仕途,便不该拒绝,为何现今改变主意了?”

  他与陈宫一般,俱是海内名士,与陈宫结交多年,且他还是“八厨”之一,又比陈宫年长,说此话倒也不算过分。

  面对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