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理工农医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曰器,朕听闻,百姓农具多有损耗,每岁都要花费不少。一因是铁器靡费,二因农具不禁用。今虽有灌钢之法,所费甚多,却无改良之法,只能用于刀剑。”

  “且先秦之时,农具多非铁制,而今一些偏远地域,仍用不上铁。朕每每思来,都觉得愧疚。”

  “一曰数……一曰医……一曰畜……”

  听到此处,蔡邕哪里不明白,皇帝早有准备。

  这不止是刘辩的主意,还有他外置大脑尚书台的一点点功劳。

  说完,刘辩望着蔡邕道:“如此,鸿都门学与太学大不相同,朕有意将之移至太常之下,蔡师觉得如何?”

  以前,先帝为了用鸿都门学来制衡太学,强行用自己的权威为鸿都门学背书,从而使鸿都门学自成一处,还有自己的鸿都文学和招生渠道。但实际效果……从鸿都门学出来的官员吏事水平明显不足,也就比买官的好一些。

  他最担心的是乐松蛊惑刘辩,让刘辩干出一些效仿先帝修园子、增后宫之类的事,而今看来没有这个趋势。

  乐松也只能哀叹一声,准备回鸿都门学告知文学们裁员的消息。并在心中打定主意,就说蔡邕的本意是一個不留的,用以给他吸引火力。反正蔡邕请求裁撤鸿都门学,乐松也不算说谎。

  刘辩则打了个哈哈,道:“乐卿终究是父皇留下的祭酒,先干着吧,省的生乱。”

  什么实验组、对照组,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杆的力与力矩……刘辩杂七杂八一股脑的全写了出来。

  总该给他们留个机会,省得被裁撤的失业者效仿李自成的路子再就业。

  对于先帝来说,这样还不如直接卖官呢!

  所以后来先帝自己都算是放弃了鸿都门学,只把他当成迎合自己喜好的地方,鸿都门学的学生数量也从最巅峰的千人日渐减少,直到现在,连给华佗安排学医的弟子都不足了。

  而且刘辩比较相信蔡邕的人品,做不出因私废公的事。

  既然刘辩想让乐松继续担任祭酒,蔡邕打定主意,一定要让乐松忙得没时间蛊惑天子!

  刘辩想了想,道:“今岁太学将有策试,可允彼辈入太学参试。为师者,每科留一两人吧,弟子之数,可蔡师视情况而定,至于其余弟子若愿留下者,需入他科。蔡师以为如何?”

  虽然为乐松说了话,蔡邕对乐松这么明显的厌恶有些出乎刘辩的预料。

  “臣并无异议。”蔡邕答道,只要能通过由他出题的策试,他为何要反对呢。

  刘辩补充道:“朕今日所言,并不全面,鸿都门学最终要设立几科,还需多加思量考证。”

  他感觉自己未来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倒是把这件事交给蔡邕来主导,会不会最终把事情做歪,刘辩还是有些疑虑的。

  至于成果,时间能够证明。

  他对于古代粮种的印象倒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