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 向崔寔公学习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掩瑜。

  在中平六年,宪帝因为刘洪编撰的乾象历初成,召之入京商议历法改革。

  早在蔡邕续写《汉记》之时,刘洪便得到了蔡邕的举荐,在太史官署中为官,研究律法、补续《汉书》中的律历记等等,后来又外放为官。

  刘辩又道:“除此之外,朕纵观崔寔公之履历,干吏无疑,是值得门学诸生以为效仿的贤人,公以为如何?”

  一时之间,西园在雒阳售卖印刷书籍的书店中《四民月令》很快就售罄了。

  毕竟当初鸿都门下不考经典,以“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为考核入仕之标准,其中盛况,犹在眼前。

  鸿都门学虽然名声不好,好歹还辉煌过一阵呢,在民间也有一定影响力,黑红也是红!

  书都用了,作为榜样自然未尝不可,崔烈答应地同样很干脆。

  对于名字,刘辩倒没有多看重,毕竟新的门学与旧的必将有很大不同,鸿都门学对刘辩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这个名字是先帝定下的。

  随着刘辩在一次朝会中公然称赞崔寔及其所著的《四民月令》,并将其同鸿都门学联系起来。

  想了想,刘辩问道:“崔公可想到什么好名字?”

  无论哪里,都不缺想走捷径的人。

  就连崔寔去世时,因为家徒四壁,连丧事都是时任光禄勋的杨赐等数个九卿代办的,时任鸿胪卿的袁隗还为他树碑颂德。

  在这一切稳步进行之际,久病未愈的太尉马日磾再次请辞,刘辩这回没有再做挽留,让马日磾与羊续一样,以侍中之职居家养病。

  如今汉室称得上数学第一人的当属太史令刘洪,善算,当世无偶。

  蔡邕很忙,不仅要忙太学,也要忙鸿都门学……

  而且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蔡邕都不放心全权交给乐松,总要自己审查过一遍才能放心。

  在蔡邕的高标准严要求之下,农、器、畜等暂定的科目老师依旧空缺,唯独在数上颇有建树。

  “所以今日朕才找来崔公,不知崔公可愿?”

  崔寔可不像圣人只能追随背影,当代人完全可以做到望其项背。

  刘辩见完了当事人家属,正式确立以崔寔为标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蔡邕出面,数科的鸿都文学可谓是信手拈来。

  实在不行,只能降低要求了。

  但蔡邕并非一個人在战斗,尚书台和三公府的能量要比太常蔡邕高多了,岂能置身事外?

  就算蔡邕答应,刘辩也不答应。

  刘辩虽然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以农学根基和旗帜,但却不想将之局限在农学之中。梦想还是要有的。

  好在主管这些的毕岚早有准备,很快恢复了供应,量大管饱,借此小赚了一笔。

  对于刘洪来说,一个鸿都文学显然是不够看的,但刘洪的弟子徐岳就不一样了。

  只是能达到蔡邕标准的都是稀缺型人才,数尚在君子六艺的范畴内,医有现成的华佗和张仲景。可真正研究农桑、畜牧等,在世人眼中,不乏有不务正业的嫌疑。

  但鸿都门学在教学上宛如重起炉灶,蔡邕原本还考虑刻意让乐松忙得抽不开手脚,但后来他发现,完全不用刻意,根本停不下来。

  老师的人选出了点问题,倒是学生在刘辩多管齐下之后,已然不成问题。

  首先是树立典型,崔寔为官时的政绩、在经学上的成就皆是有说法的……又因为在后期去官还乡,他还有时间将自己的政见等记录整理下来,除了《四民月令》这种偏向庄园种植的百科全书,还有《政论》,亦颇具影响力。

  不仅是诸生的来源,负责教导的老师们(鸿都文学)蔡邕也要精挑细选。

  崔烈一大把年纪了,此时却中气十足,忙不迭地答应道:“此事有利国家,臣自无不应之理。”

  就算有人真有这方面爱好,为了名声避而不谈也是有可能的。

  以农学之名,不如不换。

  果然下一刻,悦耳的话语从刘辩口中传出:“以朕所见,崔寔公的《四民月令》在农学之上成就还要胜过《氾胜之书》,朕有意以之为鸿都门学之本。除了要用之,也是要提醒将来门学诸生,以农为本。”

  同时遥拜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率兵坐镇兖州如旧。

  此事是有先例的,上一个这样被拜为太尉的是张温。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