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来者不善(4k)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荀攸的询问,苏固有些无言以对。

  他只好苦着脸解释道:“昔日有过路行人肆意妄为,故意浪费义舍的米肉,激怒五斗米教的信众,后被围殴……吾所虑者便是此事。”

  荀攸明白苏固的投鼠忌器,五斗米教在汉中牵扯过重。

  从苏固的描述的来看,五斗米教虽也有些传教的手段,但总体是劝人向善的。

  可是有太平道在前,荀攸不得不多个心眼。

  而随后苏固的一句话,让荀攸不得不更加重视五斗米教——“近年来,五斗米教系师张鲁常往巴郡而行,我听闻其与巴郡蛮夷酋首杜濩、朴胡等交好,亦有将五斗米教传至巴郡之意,君此去巴郡,不可不察。”

  不得不说,如荀攸这般人物。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朋友。

  对于太守苏固明确的善意,荀攸照盘全收,并明确表示道:“多谢君提醒,今日之言,攸定不会忘。”

  苏固面露喜色,他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荀攸说出这样一句话嘛。

  荀攸也意识到,益州的形势果然不简单。

  而今他才来到益州,原本预料中的益州大族势力还没感受到,传闻中的五斗米教之猖獗已经尽现眼前。

  苏固念及荀攸身边并未带多少护卫,善意地提醒道:“巴郡蛮夷虽久闻王化,然其蛮夷本性难改,路上未必安稳。我门下掾陈调有勇略,通晓道路,若君不弃,吾愿遣之携宾客护公上任。”

  荀攸问道:“久闻益州百姓富足,除些许蛮乱之外并无多少纷乱,未曾想太守上任竟也需专门护卫了吗?”

  苏固一听就明白荀攸会错了意,他只是想继续示好罢了。

  连忙解释说:“君勿虑,我也只是担心蛮夷无知冲撞……”

  巴蜀两地的蛮夷与汉人接触的时间多了,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二千石长吏出事意味着什么。

  “多谢君之好意,我意先在汉中观看风土人情,期间叨扰之处,还望君见谅。”荀攸表明了他的意见,他还想留在汉中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五斗米教。

  正好也给巴郡的官吏们时间,让他们为自己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

  苏固自然乐得尽地主之谊,同荀攸联络感情。

  ……

  在南郑徘徊数日,荀攸先后拜访了本地望族李氏和赵氏。

  李氏为故三公李固之族,当初李固得罪了梁冀,只有少子李燮存活,曾任河南尹。但自中平年间李燮去世,李氏已有衰落之象。

  可即便如此,因为李固父子的贤名,荀攸依然选择首先拜访。

  只可惜,曾经的清流名臣,因为数次朝堂斗争而人才凋零,至今族中已无能继承他们风骨的子弟了。

  赵氏乃是汉中主簿赵嵩之族,他的族兄赵琰前后担任青州刺史和梁国相。

  而在赵家,荀攸向赵嵩表达了他的请求。

  “什么?君欲见张鲁?”赵嵩震惊地问道。

  苏固到底是太守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