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8章 服众_我,刘辩,三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志》在诸夏侯曹传之后的传中只列了三个人。

  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

  世人提起荀攸时,总会忍不住将他同荀彧对比,普遍的评价是他略逊于荀彧。

  但这是因为荀彧更强,而非荀攸不足。

  在历史上,荀彧往往留守后方,荀攸则常常随军出征,为曹操出谋划策。

  荀攸既不缺乏谋略,临战也不缺乏果断的一面。

  面对严颜,荀攸在虚席以待的同时只说了三句话,便让义士归心。

  首先,荀攸告诉严颜,已经有人在自己面前恶意中伤他,但这种中伤放在荀攸的面前,却是一份荐书。

  其次,荀攸说出了严颜从担任郡吏后的种种政绩。

  最后,在肯定了品德和能力之后,荀攸邀请严颜与自己共成大事,且觅封侯!

  似严颜这般能坚守气节之人,必然有大志向,而严颜岂会不愿做一番大事业?

  是日,严颜见荀攸又要跟那些被他征募来的賨人交谈,连忙跟上。

  賨人虽多朴实,近些日子看着对荀府君也很拥戴,但总要防着有那么几个思想出了问题的人存在,过去也不是没有这种例子,严颜立马跟上。

  途中,严颜注意到功曹谢益看自己的眼神,立刻反盯回去,直到谢益避开了他的炯炯目光。

  严颜哪里猜不到谢益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说起种地,俺们中也有人在山上也种了些,只不过没有山下人种的好。”

  在被征募的板楯蛮兵看来,荀府君是个很好的听众。面对他们时的态度,和那些小吏商人完全不同。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荀府君才是太守的原因吧!

  “你们在山中会种些什么啊?”荀攸语气温和地问道。

  “有稻……还有豆……”

  荀攸颔首,又问道:“那你们有没有去找过山下人问问种的好的原因?”

  “才不去哩,在程县长到之前,俺们下山经常会被欺负,就算问,他们也不会说实话的……”

  ……

  再次与板楯蛮士卒聊完天,荀攸在与严颜回去的路上对他说道:“屯田在巴郡……至少在賨人中绝对可行!”

  这是荀攸在与程畿、賨人们的交谈和实地探访之后得出的结论。

  可出身阆中的程畿在賨人中威信还要高过其所展现的,但他组织屯田依旧失败了,其失败并非程畿不尽力,而是他缺乏足够的支持。

  当初皇甫嵩在三辅推行屯田,一手持刀兵,一手握钱粮。但归根结底,最终让羌人归心的,还得是实打实的粮食、田亩、房屋。

  要让巴郡蛮人感受到屯田相较于渔猎的优势,实打实的钱粮胜过千万句虚言。

  先投入,才能有回报。

  而钱粮从哪里来?

  荀攸当了这几年的黄门侍郎可不是白当的,天子早就表演了无数次。

  严颜回应道:“府君,下官近日常见谢益等人在路途中互相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