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第七十七话:小心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你,没到我咽气之前,我也不会告诉你剩下的,只要我们两个老不死的不开口,谁也知道什么?”

  “你也别慌,咱们就当不知道他不怀好意的打听,别自乱阵脚,端看他还会不会再来吧。”

  “还是爹拿的住主意,儿子都听您的!”村长赶忙应声。

  敲打稳住了儿子,唐老爷子歇了个午觉,起来又喝了碗孙媳端来的糖蛋,就拄了拐杖出门溜达去了。

  村里统共二十四户人家,山脚下两户去了,这挨在一起的二十二户前后离得也并不远。

  莫老太婆今年也是八十三的人了,比唐老爷子还大了三岁,身体也不比唐老爷子健旺,便不像唐老爷子这样总出门遛弯。

  他们家住在村尾,和梅福家门对门,家里人口简单,除了莫老太婆,就只有莫老太婆的儿子儿媳。

  儿子儿媳年纪也大了,年轻时候生了好几个都没能立住,如今靠着给人办席糊口,就三个人,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毕竟,给人办一回席就有钱拿,还能得些肉菜拿回家的。

  许是年纪大了,手艺不能没人接,所以黄大勺去年就收了个徒弟,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徒弟就是村里的娃。

  一办席就带在身边,这娃也孝顺,将来也算有个人伺候病榻,不至于伶仃而死。

  今日里,黄大勺两口子正好就出门给人办席去了,那家人远,这个点还没有回家的。

  唐老爷子经过,看了一眼院里,并没有喊门进去,倒是跟正在院子里看鸡崽的梅福说了好一会儿话。

  说够了,唐老爷子接着遛弯去,到了南泥湾,看刘老猛家养的十几只鸭子在湿泥地那片滚地撒欢,玩成了泥鸭子。

  “他们家今年这鸭子倒长得好。”

  身后有声音响起,唐老爷子回头看了眼,笑道:“是呢,这鸭子长得好,等过年了,上他家买一只,杀了年夜饭吃,倒是肥,老嫂嫂这是出来打猪草?”

  “是呢。”

  白发苍苍的莫老太婆臂弯里挎了个篮子,手里拿了把镰刀,显然是出来割点草喂猪的。

  他们家也养了一头猪。

  唐老爷子拄着拐杖,离莫老太婆有七八步远,时不时看两眼莫老太婆,怕她割到手或者没站起来晕了去。

  半下午的清风吹着,这南泥湾倒凉快得紧。

  “村里今儿有生人来了,老嫂嫂自个小心。”

  “我又不常出门的,谁还能上家里来不成?……倒是大友兄弟你,每天到处溜达的,自个上心。”

  “我却是明白的,老嫂嫂尽管放心。”

  清风吹散了声音,十几只鸭子嘎嘎嘎的吵闹倒是怎么也吹不散去。

  这时,村里的道上热热闹闹的,好些个小姑娘背着背篓说说笑笑的往这边来。

  见了人,乖乖的喊人,“唐太公好!莫太婆好!”

  唐老爷子点点头,对这些小丫头笑了笑,就拄着拐杖往村里回了。

  小姑娘们见莫老太婆颤颤巍巍的,一人一把的帮忙,很快就将莫老太婆的篮子给塞满了。

  莫老太婆笑了笑,也就提着篮子慢慢悠悠的回家去了。

  看着莫老太婆走远,张梨花才小声跟宋秋嘀咕,“莫太婆都七十来岁了吧?看着还硬朗得很呢!咱们村里,就数她和唐太公这两个老寿星了!”

  “我听我奶说呢,当年咱们祖上逃难到这里安家,唐太公和莫太婆当时也不比我们现儿大多少呢。”宋秋道。

  张梨花点点头,“是啊,听说那场大水患,死了好多好多的人呢,现在能有我们,咱们祖上可是经了太多磨难了。”

  灾难里的人命不值钱,却是没错的。

  宋秋轻轻叹了叹,望了望西边沉下去的太阳,眼疾手快的抓住了一根往泥里钻的蚯蚓。

  明天上架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