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三章 瑞典老人的预言(一)_中餐馆的秘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0年,梁晓秀在斯德哥尔摩餐馆与瑞典人尼尔斯结识,他后来成为梁晓秀在欧洲的一个知己。

  在欧洲,人们对瑞典人的评价不一,有人说瑞典人十分冷漠,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来往;也有人说瑞典人心地善良,为人朴实。梁晓秀认为,从人的本性看,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的人,都有善良、天真或阴险、奸诈的一面。

  瑞典人尼尔斯与众不同,完全超越了欧洲人的思维模式,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在20多年时间里,他们交谈无数次,梁晓秀对欧洲和欧洲人有了更深刻进的认识。尼尔斯于20世纪30年代末出生在中国上海,父亲是瑞典商人。他在上海读书,直到十几岁才返回瑞典。早在1965年,作为瑞典商人,他就开始定期往返于中国和瑞典之间,到中国的次数不计其数。他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超过一般欧洲汉学家,可称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尼尔斯十分友善,在他身上几乎体现了中国人的所有美德:热情,友善,好客,谦虚,幽默。他对中国的感情之深,让梁晓秀感到惊讶。每当谈到中国时,他的表情就会变得非常开朗,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中国的热爱。在他看来,中国就是好,无论从哪方面看,中国都是好样的。他的中国情结之深,绝对会让那些崇洋迷外的中国人感到汗颜。在梁晓秀看来,他对中国历史及现状的了解之深,把握之准确,已经超过了一般中国老百姓,更胜过那些所谓的欧洲汉学家。

  尼尔斯热爱中国文化,几十年来收藏了一些中国的文物。梁晓秀在他家看过那些中国藏品: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真品,还有一些中国古画赝品,如唐伯虎等人的仿制品;他藏有一些中国的青铜器,不过他说请中国上海的青铜器专家鉴定过,说都是赝品;但他的几件中国古代家具倒是真品。

  起初他们之间的交谈还是泛泛的,没有过多深入的交谈;自2005年起,他们的谈话变得深入了,那时尼尔斯已经70岁了,他讲了许多肺腑之言,梁晓秀把他的观点整理出来,和他逐一探讨。

  瑞典老人对中国的评价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观点:

  中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的外交非常成功;

  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在不远的未来超过欧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将会达到美国人均收入的一半。

  中国应该特别关注教育和医疗问题,因为教育和医疗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对中国社会的不良影响,并且正在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那个问题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