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5节_坤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呢?

  临走时,谢危仿佛看出了她心怀中萦绕的困惑,只淡淡道:“天下的道理,确不该以强弱来论。然而没有强弱,就没有道理。弱者总喜欢向强者讲道理,可道理从不站在他们那边。”

  说完,他收回了目光。

  那扇门又重新慢慢地关上了。

  四下里静寂无声。

  姜雪宁闭上眼,仿佛能听到思绪浮尘的声音。

  又坐了许久,她才慢慢撑着地面,起身来,拿起谢危搁在边上的那一碟桃片糕,吃了几口。

  黄昏时候,她终于从屋里出来了。

  丫鬟们慌忙去布菜。

  姜雪宁先喝了盅汤,才就着菜吃了一碗饭,洗漱过后,便叫人去找刀琴来。

  听见说姜雪宁要找自己,刀琴怔忡了半晌,才怀着忐忑不安一路来了,可立在台阶下时,那日尤芳吟罹难的情景又不免浮上心头。

  他不敢出声。

  只不过房门本就只掩了一半,没关,姜雪宁埋头在书案前写什么东西,一抬眼已经看见了他,静默了片刻,道:“你进来吧。”

  刀琴攥着刀的手紧了紧,嘴唇抿成一条压拢的线,终于还是无声地走了进来。

  案头上放着笔墨。

  简短的三封信已经写好,姜雪宁待其墨迹吹干后,便将信笺都折了,分别放进三只不同的信封,以火漆贴好,递给刀琴:“周寅之一旦回京,忻州的事情便会十分棘手。你跟着先生多年,走南闯北,武艺高强,该有不俗的应变之能,所以这件紧要事,我想托你去办。”

  刀琴接了信,看着她。

  姜雪宁续道:“这三封信里,一封是写给定非世子的,这个人说不定你们比我更了解;一封是给郑保的,他如今该已经成了宫中的秉笔太监,是个‘滴水恩,涌泉报’的人。况谢先生在京中的根基想必也不会那么快就被完全拔除,正所谓蛇打七寸,我希望你带着这两封信去京城,分交二人后,暗中协调京中事宜,替我抓一个人。”

  刀琴愣住。

  姜雪宁抬眸望着他,一字一句道:“是一个女人,在周寅之的后院,该是他的妾室,从其尚未发迹时便跟着他,唤作‘幺娘’。我不知她有没有为周寅之诞下子嗣,倘若没有便罢了,有的话一并带走。”

  刀琴问:“第三封信呢?”

  姜雪宁起身,走到盛了清水的铜盆旁,将自己沾了墨迹的手指浸入,声音平缓无波:“抓到幺娘后,留给周寅之。”

  她搭着的眼帘下,是前所未有的淡漠。

  刀琴静默许久,才道:“是。”

  姜雪宁道:“事不宜迟,你尽快启程吧。”

  刀琴却驻足原地,似乎有话想说。

  可唇分时,又觉喉头发涩,无论如何,那些话也说不出口。

  歉疚又有何用?

  尤芳吟已经回不来了。

  姜雪宁慢慢闭上眼,想起那个纯粹的傻姑娘,便是打叶子牌也不忍心赢了别人,情绪险些没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