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考评上上_寒门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卷和那首诗很快送到王焕章等人面前。

  经义不同于策问,但也是科考时的一道大题,只见李茂一手褚遂良字体,已经隐见风骨匠气。

  再看经义试题,不能说惊才绝艳,但中规中矩,水准绝对是上上之选。

  陈文昭很满意,虽然有他提前给了李茂暗示,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李茂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他这个弟子肚子里有货,没有荒废了学业。

  不过看到李茂写的那首诗,陈文昭迟愣片刻后不禁有拍案叫绝的冲动。

  幸好控制住了,只是连声叫好表达自己对弟子诗文的喜欢。

  李茂不会作诗赋词,但架不住可以向南宋以降的诸位大家文豪们借呀!

  他现在写的这首诗就是向朱夫子借的,正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据说是朱熹所作,但是也有人考据是别人写的借朱熹之名传播。

  但不管是谁写的,总之是一首很好的劝学诗,在此时此刻特别应景,像极了临场发挥的偶得佳作。

  王焕章看完李茂的经义和诗文,和陈文昭对视了一眼,点头道:“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欺我也,陈大人这位弟子,甚好。”

  一路提学使开口称赞,等于是给打分了,起码考评上上没问题。

  陈文昭点点头,与王焕章心照不宣。

  这次考题经义,就是王焕章在来时的路上告诉他的,至于为什么泄题,陈文昭心知肚明,他知道王焕章的为人,绝不会在这种事上妄言,所以才给自家弟子提醒。

  赵讷脸色不好看,原本他的侄子能做一篇好的向学诗,但是绝对无法和李茂这首诗相提并论。

  此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被王焕章给阴了。

  这位学政大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他捧侄子成为院首的打算落空,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陆续有几人点评李茂的文章诗词,皆是上上之选。

  就连心中有鬼的陈正汇,也按捺住心中的疑惑,违心的称赞了几句。

  除了李茂提前交卷,随后又有几人考试完成。

  分别是阳谷士子林宏,须城士子赵煌炎,东阿士子王纯,但正应了那句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他们的文章诗词和李茂相比,差了一个档次,几位大人传阅一番,给了中中的评价。

  最后交卷的是温必古等人,一场考试下来汗流浃背。

  这可是初冬时节,可见这些人平时读书不甚用功,考试的时候不免心虚冒汗。

  写的文章狗屁不通,诗词更是不押韵,乱七八糟的不堪入目,温必古等人的考评自然是下下。

  赵讷有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感觉,狠狠的瞪了侄子赵煌炎一眼。

  经义被王焕章临时换了题,答对不好也就罢了,但是诗文依旧是昨晚的题目,作诗还作出中中之诗,丢不丢人?

  原本今天就想确定院首的赵讷,只能把这个心思压下去。

  他笑着说道:“以三舍法定论,李茂,王纯,张煌言,林宏,当为上舍生”

  赵讷这是生生把李茂的文章段位强行和林宏等人捆绑,可谓“用心良苦”。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