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开张(上)_福运小农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青平县是呈现那种四方结构,和上哇村很像,一个大大的田字,中间两条主路,贯穿南北,东西,周围大大小小的小路穿插其中。

  她们两人租赁下来的铺子,都位于那条东西贯穿的主街道上,双方还是那种斜对面的位置,直线距离不足十米,很是相近。

  而且青平县的街道都非常宽敞整洁,青砖铺就的路,房屋建设的很整齐,高度基本都是在两层至三层的模样,很有赵玉记忆中的房子面貌。

   商铺里面的构成和长乐县的很相似。

  水井,偏房,厨房,杂货房通通都有。

   就是厨房距离太远,李氏为了铺子方便,特意在铺子里又开了一个厨房来做吃食。

  倒是赵玉,因为铺子做的是甜品,厨房就没有移动。

  赵玉插着空,又问了嘴人找好了没,李氏点头,说明天上午,牙行的人就会领过来,到时候她们现场定下就成。

  听到李氏找牙行雇人,赵玉有些担心,她想起自家在长乐县时发生的事,赶紧询问道,“奶,这牙行的人领过来的是正经人家的,还是那种有卖身契的?”这可有明显区别的。

    尽管赵玉知道,南面的县衙是禁止买卖人口的。

  但牙行,总会让她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尤其是在长乐县,赵玉可没少瞧见牙行的人。

  李氏一愣,闻言笑笑,“嘿,可不是你想的那样,”什么卖身契,这在南面可行不通。

  “咱们这里的牙行可正规,就类似,”李氏皱眉,想了半天,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词,“中间商,”

  “它们牙行,就是将想招工的人和想打零工的人联系起来,然后从中取一些分成当成报酬罢了。”

  赵玉……

  赵玉听了吐槽,她怎么觉得这个特别像中介呢?

  虽然她知道,自己记忆中的那些中介卖的是房子。

  “那县衙那边,咱们还需要额外的缴纳费用吗?”赵玉有点担心有关赋税问题。

  毕竟士农工商,别看商人赚的多,可他们却是在整个社会的最底层,之前,甚至还有商人的后代都不能科举的法令。

  好在这个制度在前朝的时候已经废除,眼下也没有了限制。

  不然,就是为了家里的孩子,李氏都不会开铺子。

  “倒是不用,只需要在年末的时候,按时缴纳商税就好,”不过这边的商税不多,折下来也没多少,对此李氏很是满意,言语之间满满都是庆幸,“幸亏来了这边,不然,可不能享受这么多的便利。”

  南面朝廷严格,对读书科举更加看重,也更加注重寒门学子。

  官员也大都是廉洁居多,不会像他们居住的上哇村一样,每年乱七八糟的什么赋税都收。

  “是啊,可是真是太好嘞,”赵玉舒了一口气,若是他们还留在原地,不说能否躲过战争,单就后面的日子,都不会过的这样轻松。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很快到了晚上。

  因为整理铺子,李氏也没顾得上做晚饭。

  所以直到最后,他们晚饭才靠着下馆子解决。

  毕竟过两天就要忙碌起来,李氏也想趁忙之前吃顿好的。

  听了这话,赵霞和赵明腾两个小的立刻欢呼起来。

  一个炒着要吃包子,一个闹着想吃热面,互相争执不下。

  最后还是李氏拍板,就去隔壁不远的那家包子铺吃。

  那家包子铺有包子,有汤,有热面,想吃啥都有。 

  果然,都满意了。

  等李氏锁好铺子,四人去了包子铺。

  没有打包带回来,而是直接在那里吃完才走。

  回来时,李氏不忘买一些猪肉排骨之类,打算明天炖着吃。

  路上,李氏和赵玉说着接下来的安排,赵玉一边听着,一边帮忙出谋划策,让开张前的准备更加充分。

  等回了铺子,众人全都去了后院,在进行简单的消食后直接躺下睡觉。

  没办法,早睡养足精神,毕竟明天可要忙活。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