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青葱岁月_跌宕尘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有这样一些景观文化:一个位于牛头山,据说解放前常有土匪出入的“通天洞”旁,竖着一块木牌,上书“非匪莫入”,以此警示攀爬之险。在距此不远的山坡上,不知是哪个公社或护林单位用锄具刻出一副巨幅对联:“门对青山千古秀,心向公社万年青。”最有意思的,是在路边供人们驻足休憩的亭子里,荟萃了各路高手的图文墨宝。其中,就有一首不知是哪位过客用木碳挥就的打油诗,令人印象深刻:“高山有好水,瓶中有好花,人家有好女,无钱想不她?”

  这一带民风淳朴,仍保留着古时候的一些传统习俗。闲暇时,村里的年轻人时常聚在一起舞枪弄棒,切磋武艺,既是体能锻炼,也是娱乐。李宏生性好动,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他通过耳濡目染和虚心求教,也学会了一些招式套路,比如“刀拳”、“子午拳”、“战四门”、“仙人献茶”、“峨嵋功力”、“罗汉拳”等,开始只是为了好玩,但后来却成了他强身健体的保留项目。

  在接受再教育期间,也有令他尴尬的地方。比如,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标志是抽烟,而他不会,只好闷头干活;当地的年青人说话很粗,也很黄,让他这多少读过几年书而又未谙世事的白面书生觉得无地自容。

  这里的女子也很开放,尤其是结了婚的少妇更是很少顾忌,她们可以随时掀开衣襟,露出白净丰满的**给孩子喂奶,也可以随便“调戏”未婚少男。

  一个雨天的下午,李宏正在医疗站里同赤脚医生聊天,冷不丁,一个少妇的头就插进了他斜倚在柜台上的臂弯里,弄得他当场就赤红了脸,慌忙抽手不迭。

  村里的茅厕,基本上是一户一个,但因为不少人住的是当年没收的地主的大宅院,所以厕所也就连在了一起。基本结构是下面放一个大木桶,上面搁几块木板,再围上草帘就成了。为行走和掏粪的方便,户与户之间也有用木板或毛竹连成的公用通道,所以如厕的人时常会在这里相遇。

  这天晚上,李宏内急上茅厕。方便毕,刚提起裤腰走出草栅,就遇到了两个结伴如厕的少妇。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还未看清来人的面孔,就受到了她们的“攻击”。这俩少妇咯咯笑着,前后将李宏夹在当中,你推过来,我搡过去,把他当“花生米”炒,直到有人声接近才放了他。

  不过,也有安静、沉稳些的,便是那些怀春的少女。她们只是站在你的门外,或洗衣的小河边陪你说说话而已。也许是那里的民风淳朴,对男女之事管束甚严,不论是纯情的少女或是春心荡漾的少妇,尽管喜欢玩闹,但始终都没敢越“雷池”一步。

  在中学读书时,李宏也曾有过两个心仪的女孩。她们是他高中时的同学: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