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六十三章 盛会开始_金牌小书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历史中有名的“百家争鸣”,便是是以此处为中心原地。

  随着秦始皇一统天下,稷下学宫也随着齐国的灭亡而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及至后来三国鼎立,从魏蜀吴演变至夏唐齐,这才又慢慢复苏。

  齐国复辟之后,统治者仰慕曾经春秋时齐国的强盛,始终致力于一统大业。而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修建代表着齐国盛世的稷下学宫。

  世事变幻,岁月境迁,如今的稷下学宫早已脱胎换骨,成为了整个齐国的标志,甚至位列天下“三大圣地”之一。

  “三大圣地”说到底,不过是各个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所创造出的工具而已。在朝廷的刻意营造以及百姓们的口口相传下,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夏国幅员辽阔、部族众多,为了收拢人心,加快民族融合,根基不稳的夏王赵无极便希望建立这样一个教派,让百姓形成统一信仰。只可惜随着十几年前的那场变故,圣教的地位一落千丈,转而成为了令人唾弃的“魔教”。

  相比于神武教,大雪山的地位则要纯粹的多。与其说是推崇一座山,倒不如说大唐朝廷是为了推崇一个人——一个对大唐影响深远的人。

  当年叛乱的过程百姓们不得而知,可结果却摆在那里:慕惊锋一人一剑,抵挡住了如狼似虎的夏国雄兵。在大唐百姓的心目中,他便是大唐的守护神。只要有他在,大唐便如拥有一枚定海神针。

  所以,大雪山的建立,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稳定民心,让老百姓心中有一个寄托。

  和之前两大圣地均不相同,稷下学宫的存在仿佛与“武”没有太大关系,虽然那里住着一位位列“三大宗师”之一的魏中天。

  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齐国对于“儒”的追求近乎到了一种病态。加之地理位置让他们不染战事,齐国上下重文轻武,人人以胸有沟壑而感到骄傲。在这种大背.景下,“入仕”的途径变得尤其狭窄,仿佛只有从稷下学宫走出来的学子,才能算是正宗朝廷命官。

  可以这么说,稷下学宫是支撑夏国朝廷的根基。

  由于学宫的地位超然,每年一度的“稷下盛会”,也便成了齐国上下的头等大事。

  虽然盛会在每年阳春时节举行,可无形的战争其实早已打响。当参加盛会成为学子出头的唯一出路,全国各地便都会为了一个名额而挤破头颅。达官贵人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务必要让子弟进入学宫,为来日子承父业光耀门楣打下基础,这从庞光大肯花费无数心思,送庞子敬前往尼山参加当地的辩才会就可见一斑。

  盛会共分五天,前两天乃是笔试,笔试成绩优秀者可参与辩试。再经过两天的辩试之后,最为出类拔萃的三位学子将会从所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盛会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