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8章 转移话题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8章转移话题

  皇帝之前对忠勇伯的封赏看似慷慨大方,但是那一系列耀眼的头衔却都是虚职。截止御花园茶话会之前,曹总兵的本官依然是分守漳潮等处副总兵。

  出现这种局面倒不是皇帝打压,而是皇帝需要详细沟通,全盘考虑后,才能定下曹总兵下一步的具体工作。

  今天的茶话会就是皇帝专门用来解决这件事的,然而从皇帝说出那句话的一刻,双方的利益就开始不同了。

  对于崇祯来说,将曹总兵从南方调到辽东战区主持抗虏工作,是最符合皇帝利益的操作。

  自老奴起事以来,大明从未有过忠勇伯这种良将。现在的忠勇伯之于皇帝,就像当初的戚继光之于嘉靖一样。崇祯不用此人灭虏的话,那又该用谁呢?食人魔?

  这就是崇祯之前在朝堂上死保曹总兵的根本原因。

  讲真,只要眼下曹总兵不举起反旗,别说他用铁牛耕地了,哪怕他在江南屠杀缙绅,哪怕他往夷州大肆收罗流民,哪怕他跑去后宫摸了张寡妇的大腿,崇祯也会硬生生地忍下来——只要爱卿你先帮朕灭了鞑子,头上有点绿朕也忍了!

  当然,至于灭完鞑子之后.张居正的下场了解一下?差点就被某人开棺鞭尸了。

  崇祯眼下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任何的内部矛盾,都比不上随时可以将他从龙座上拉下来,砍了他脑袋的鞑子严重。

  所以他必须要忽悠曹总兵去辽东灭虏。

  不过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戚继光在出道之前就是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人家是公务员世家,妥妥体制内人员。

  正因为如此,所以嘉靖皇帝可以随便安排戚继光。抗倭时派此人去沿海,打鞑靼时派此人去三屯营当蓟镇总兵官,等到张居正一死戚继光后台倒了,那么皇帝又轻松将此人踢去了广州。

  在这个过程中,戚继光作为体制内的一块砖,是没有自我抵抗能力的,只有服从命令的份。

  然而曹总兵可不一样。

  曹总兵是招安来的海寇,手下有弟兄,屁股后边挂着夷州,有人有钱有粮,财政自给,说白了就是一个军阀,而且是比关宁军更加明显的军阀。

  虽说这个军阀表现出了令人满意地融入体制的态度,但是皇帝不可能像对待戚继光一样对曹总兵呼来喝去——什么叫军阀?军阀就是谈不拢随时可以扯起反旗的那种人。

  所以皇帝今天只能以商量的口吻和曹总兵讨论这件事。

  结果皇帝还是被无情拒绝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穿越众和皇帝的利益可就不一样了。

  对于穿越众来说,眼下在北方需要做的,是开办分基地,吸纳流民,组建商品销售/带路党网络,囤积物资,训练部队等等等等一系列前期的准备工作。

  至于说平灭鞑虏,对不起,现在还不是时候。

  眼下最符合利益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