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三章 初更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一起举报这贪墨案件的三名军吏之一。因此,他画了押的供词,也被侯音拍到了向永昌的脸上。

  “向永昌。”侯音一拍惊堂木,“你所犯之罪,已是三族当诛。你的靠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保你了。所以,你现在唯一的活命之法,就是向我们供述你所知道的一切。”

  看着这两份如山的铁证,向永昌的脸立刻白得像辽东的雪一般,仿佛他也知道了,自己今天,是在劫难逃。

  “向永昌,就算给你十个胆,你也不可能独吞这一千石粮草。告诉县丞,站你背后的人,都有谁?”卫开离开了坐席,围着向永昌转了一圈,而且故意将脚步声弄得非常大,“须知,胁从无罪。”

  胁从无罪,古往今来,都是瓦解犯人心理防线的利器,因为一件要案之中,真正能够获得大利的人,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余下的,占绝大多数的人,所获的利润,也只不过是仅够他们稍稍改善一下生活的。

  但向永昌心理防线的坚固程度,似乎要远超侯音与卫开的想象,因为他们的话都已经说完,可这向永昌,却依旧蜷在地上,既不动弹,更不说话。

  “啪”侯音再次猛拍惊堂木:“向永昌,别过本官没有告诉你,若是你什么也不说,到最后,获罪而死的人,只有你一人!只要你一死,你背后的人,所允诺你的一切,都会立刻作废!”

  向永昌的身躯,终于开始颤抖,因为侯音的话,总算说中了他的痛处,他虽然知道,只要他什么也不说,才能有活路。但侯音的话,却告诉了他另一种可能——他什么也不说,那这一切的罪责,最终就都会落到他的头上,而他背后的人,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让他背着一切罪名死去。

  向永昌不是“国士”,当然不会有如此“崇高”的觉悟。因此,他动摇了。

  “是向岱。”向永昌十分艰难地挤出了一个名字。

  向岱,是向举的族弟。至于,向举则是襄阳向氏的头面人物之一,不过他早在建安九年,就投奔了刘备,据说,现在在刘备军中,混得还不错。当然,光凭这,也不能断定这消失的一千石军粮,就是被向岱通过向举倒卖给刘备军了。因为向氏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光是头面人物,就有十数人,此刻在梁祯军中任职的,也有三人。因此,向岱跟向举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能证明任何事。

  “慢慢说,说清楚了,本官不仅能保你不死,而且,还能给你记功。”侯音及时地给向永昌“尝”到了甜头。这倒不是欺骗,因为如果向永昌提供的线索真的能够帮助侯音揪出这张贪墨网的话,那对向永昌而言,也是戴罪立功之举。

  向永昌又沉吟了许久,才终于交代了一些他知道的事。他的确是向岱家的家生子,但因脑子足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