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而在这群雄蜂起的东汉末年,张鲁治下的汉中,可谓是一片宝地,因为它是这方圆千里之内的,唯一没有战火的乐土。故而,光是从子午谷逃入汉中的关西民众,就有数万户之多。

  由于张鲁以宽惠治民,因而张鲁不仅获得汉中百姓的拥戴,更得到了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

  正是由于张鲁在汉中的影响力之广,根基之深。所以,即使枭雄如刘备,也不得不在攻略汉中的问题上,思虑再三,并为此准备了整整三年,方才拍板定下攻略汉中的计策。

  刘备知道,汉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无论是从北面的关中,还是从南面的益州进入汉中,都要翻山越岭,因此想要强攻素得民心的张鲁,不是说没有取胜的可能,而是即便能取胜,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而且,刘备想要的,是一个完好的汉中,一个可以无需休养,便能作为大军北伐的后勤基地的汉中。而不是一个饱经战火蹂躏,士民逃亡殆尽的荒芜汉中。

  所以,刘备在建安十三年秋,便派别部司马庞统,参左将军军事周不疑两人为使者,拜访张鲁,以求劝服张鲁归降。

  刘备使者的到来,立刻在张鲁的军帐之中,引起了一场巨大的争议。原来,张鲁的部属们,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是认为凭借汉中之险,民心之附,足以南拒刘备,北挡梁祯。故而张鲁无需向任何人称臣,也可维持现在坐断一方的现状。

  第二种则是认为,梁祯势大,又握有汉帝,故而即便要投降,也应当投降梁祯,以便获取高官厚禄不说,也能在丹青上,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第三种的观点,则以第二种截然相反,这类人认为,梁祯现在已经扫平北方,即便降了他,也不会得到重用,而且,梁祯麾下,各派系盘根错节,争斗不止,连荀彧这种名满天下的王佐之才,都被打压得郁郁而终,更何况是压根就不入流的他们?

  因此,持第三种观点的人认为,即便要投降,也应该向占有荆、益,羽翼渐丰,正是用人之际的刘备投降。

  此三派一吵,便是整整一年。时间来到了建安十六年,这一年,梁军在梁霜、梁琼的率领下,在关中大败关中十将,斩首万余,降者数以万计,威加关右。当梁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