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七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三)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一搞,可不就等于,掐断了他们的升官发财梦了吗?

  因此,梁琼当即修书一封,呈献梁太师,陈说此刻夺取汉中,已是刻不容缓,要是迟了,将关中难安云云。梁琼的奏疏,华歆自然不敢私下扣押,于是它便被完封不动地,交到了梁祯手中。

  梁祯知道,梁琼跟贾诩走得很近,于是便将贾诩叫进了魏公府,当着贾诩的面,如此说道:“梁琼这是在与祯过不去啊!”梁祯狠狠地将奏疏摔在地上,“祯前月方才强调,今后五年当以休养生息为重,这梁琼,此刻就上书,言西定汉中之事。这不是,在扇祯的脸吗?”

  贾诩听后,心中也是一愣,因为这梁琼的举动,也是出乎他的意料,更是与他此前与董白定下来的政策,完全相悖。换句话来说,就是梁琼根本就没将他们的叮咛放在心上,或者说,是梁琼在心中笃定,听贾诩和董白的话,只会让他白白错过,捞取功劳的机会。

  “太师息怒,兴许子华在关中,探知了什么,但信札篇幅有限,未来得及说明。”情急之下,贾诩也只能以此为借口,来替梁琼开脱了。

  梁祯一听,心中的气也消了一些:“唉,祯毕竟远在邺城。不如这样吧,祯予梁琼节杖,让其节制关中军事,若是遇到良机,可自主率军攻略汉中。而后祯再率大军,以为后援。”

  此法算是一种妥协,因为梁祯虽然不想再打动刀兵,以劳伤民众,但心中却又确实放不下,留着孙刘这两个大祸患来给子孙解决。因为做父亲的人,心中也总是希望能够在自己撒手人寰之前,尽可能多地替子孙解决一些问题的。

  建安十七年九月,梁祯以梁琼为平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并特意用手书的行事表示,若是梁琼觉得时机合适,可以自行决定向汉中进兵,而梁祯自己,也会立刻在邺城召集兵马,以作为梁琼的后援。

  梁祯的举动,无疑得到了梁琼等将的拥护,但如此一来,就轮到董白黑着脸了。她倒不是担心梁琼等有没有能力攻略关中,而是担心,她在长安的儿子梁昭,毕竟梁昭现在,可是梁琼的幕僚,跟着梁琼征讨一下关中的马匪、强人不就够了吗,干嘛非得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汉中跟刘备死磕?

  但对于董白的担忧,贾诩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因为让梁昭去关中,可是梁祯的家事,贾诩作为外臣,若是连此事都要过问,那就是在给自己找死!

  董白想想觉得也是,于是只能找了个机会,单独与梁祯相见,以说动梁祯,将梁昭从关中叫回来,免得他跟着梁琼去疯。

  “白儿可知,当年袁绍,为何要冒着手足相残的风险,让其二子,分别领兵,牧守一州?”

  董白一听,立即摇头,因为这事在梁祯集团之中,是早有定性,那就是袁绍好谋无断,不懂得如此处理继承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是乱世。”梁祯叹道,“灵帝之后,皇权旁落,皆因少帝、当今汉帝,非军旅出身,不得将士之心。故而,在祯之后,梁昭要稳坐河山,就必须去军中,跟将士们同甘共苦,浴血奋战。如此方能得将士之心,从而稳坐九五之位!”

  正所谓天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智,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因此,若是梁昭想要成为睥睨天下的真帝王,这冒着性命危险的作战,便是他少不了的必修之课。若是少了这步,他最有可能的下场,就是像当今汉帝一样,因无法获得军心,而被士人集团肆意玩弄。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