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七章 交锋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伴随了他起码十年,因此,每一套衣袍之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补丁。而这,也正是梁祯有底气反对“奢靡”之风的原因之一。

  “魏王确实清廉。但敢问魏王,魏王旁侧,可是人人如此?”

  “怎么就不是了?”梁祯又拍了胡床一掌,“华尚书,梁征西,张征南,哪个贪墨了?”

  “他们无需贪墨。”侯音冷冷一笑道,“只需一个眼神,便有阿谀之徒,替其办事。”

  “何出此言?”梁祯听到这,心中也是一慌,因为他并不知道,侯音是否真的窥见了,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秘密。

  “杨秋将军乃凉州大人,在羌氐之中,素有威名。然羌胡之性,贪婪畏威而不怀德。故建安二十一年,杨秋曾赠予氐王强端财帛二千余万。此乃其家产之半数。而据音所知,自建安十三年起,杨秋前后六次赠予羌氐财帛,共计七千余万。”

  原来,侯音在关中的那段时间,竟然还掌握了这样的秘密,确实,杨秋用来震慑凉州诸胡的手段,就是用自己的威望来震慑胡王,而后再不定期地赠予他们财帛,以使他们不生反意。

  但这将近七千万的财帛,很明显并不都是,或者说,全都不是杨秋自己的财富,因为他又不是要作乱,为何要赔上自己的全部家当,来替梁祯安抚羌氐呢?因此,这笔钱的来源,只能是征西将军府——雍凉地区权力最大的官府。

  而征西将军府,显然也是掏不出这笔钱的,因为整个关中财政,直到今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都还得依靠关东的输血,才能勉强维持平衡呢,因此又谈何自己出钱去抚慰凉州的羌氐胡人呢?

  当然,若是去查尚书台的典籍,也是找不到这笔钱的存在的,因为黑齿影寒从来就没有问华歆要过这一笔钱。反之,在尚书台的典籍之中,这件事还被描述成了,雍凉官吏牧民有方,四胡感化,争相归附,阴平氐王强端,更是举族迁往三辅,弃游牧之习,而从农耕之俗。这是多好的一件,令雍凉诸官人人脸上有光的政绩啊!

  “梁征西有一部将,姓王名双,其人本狄道一恶。梁征西见其凶残,便收为帐下,令其率恶少年数百,几年之间,屡次前往陇上三郡,收刮财帛,以致刘玄德北伐之时,三郡皆叛。”

  侯音的意思,就是黑齿影寒帐下,有很多像王双这样的爪牙,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战时替她冲锋陷阵,平时则四处劫掠,一部分上缴官府,以供日常花销,余下的,则是他们的报酬。

  “王双所部,皆是辅兵。”

  雍凉地区的梁军,至起码能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像张既、贾逵率领的这些以各州良家子组成的精锐正兵,这些军士的军纪,是没得说的,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不止,还能帮助当地士民修路搭桥,逮盗捕匪。第二种,就是强端羌氐胡王的部曲的,这些人,就是拿钱打仗的,钱给够,军纪便好,钱一不够了,军纪就差了。第三种,就是最为复杂的辅兵了,既能是各郡征调的民壮,也能是“改邪”的强人,还能是被打散的羌氐丁壮,总之一个字,就是乱,而且无处可查!

  “魏王遣使巡访关中时,所能看见的,都是正兵。”

  梁祯只感觉胸口直发热,气血有上涌之状,于是便一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则想去止住侯音的话。但怎知,他的另一只手,是怎么也抬不起来了,因为他胸口气血涌动的速度,竟骤然加快。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