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_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结合的打击下,没有任何一只军队能承受得住如此大的伤亡。

  为了以防万一,明军还在拒马方阵内布置了各两千名白杆兵。

  这些白杆兵大可以在清军进攻时坐地歇息,等到清军突破拒马阵那种几乎不可能的情形出现时,以逸待劳的白杆兵就会上阵从容收割人头了。

  因为就算清军冲到阵内,体力也几乎消耗殆尽了。

  在火器没有普及的年代,打仗是极为耗费体力的,尤其是清军这种传统型的冷兵器军队。

  穿着沉重的甲衣,拿着几斤重的兵器,在巨大的恐惧和紧张中想要长时间与敌搏斗是不可能的。

  人毕竟不是机器,在体力耗尽的情形下,面对本来就不弱于自己的对手,剩下的只有被无情杀戮这一条路。

  在拒马大阵的中间位置,秦军的六千名火铳手分作了两个方阵,每个方阵以五百人为一排,总共是六排,两个方阵中间相隔约为三十步的距离。

  两千名长枪手以十人为一排列在了铳手方阵后面,准备随时上前掩护铳手后退。

  统领这五千名铳手的是年过四旬的朝鲜总兵姜有成,他是在多尔衮率领两白旗攻破朝鲜西京平壤、逼迫朝鲜国主李倧进献粮食物资、并且拿出五千名铳手作为附庸军时,被选派率领这批铳手来到建州的。

  虽说姜有成对于八旗兵在朝鲜国土上烧杀抢掠等恶行极为痛恨,但形势比人强,面对八旗强悍的武力,他也只能和绝大多数士卒一样,不得不忍气吞声听令行事。

  当听说这次要南下与大明官军交战时,姜有成的心里也是矛盾之极。

  作为大明的藩国,两百年来,朝鲜不论是官制、军制、文化,乃至语言、服饰等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习俗,都是处处效仿和照搬大明的规制,自国主以下,几乎所有人都对大明整个天朝上国心怀敬仰之意。

  大明的文化对朝鲜举国上下有着深远地影响,并且自太祖朱元璋起,对朝鲜各方面都给与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远的不说,就说万历年间日本对朝鲜的武力征服吧,如果不是大明官军舍生忘死的拼杀,在伤亡很大的情况下才把日本军队赶出了朝鲜半岛,朝鲜很可能早就亡国了。

  但现在自己却要率领士卒对宗主国开战,这让姜有成心里既感愧疚又感无奈。

  可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了。

  自己身后不到两里就是虎视眈眈的数千八旗精锐,而前方百余步外便是严阵以待的大明官军,现在的形式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装填子药!”

  姜有成面无表情的下达了命令,身边的号手吹响了手中的喇叭。

  与明军排出同样阵型的朝鲜铳手们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唯一不同的是,朝鲜铳手每一排为四百人,比明军少了一百人。

  他注视着前方军容严整、肃然无声的明军,心里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潜意识里有个念头突然在脑海中突然升起:自己这次怕是要死在大明了!

  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阵仗的朝鲜铳手们心中显然是害怕之极。

  平日操训时只需数十息便能完成的装填程序,这次居然足足花费了百余息才完成,很多士卒的往引药池中撒火药的手都是不停的哆嗦着,导致很多火药都洒在了地上。

  姜有成把这一幕看在眼中,心里已经是冰凉一片。

  “引燃火绳!”

  等到全体士卒装填完毕之后,姜有成再次大声下令道。

  短促的喇叭声再次响起,铳手们纷纷从怀中掏出小罐子,吹旺里面藏着的火种后引燃了火绳。

  “上前!”

  随着姜有成的命令声,两名朝鲜游击各自带领方阵开始向前行进。

  朝鲜铳手所用的火铳和子药都是未经过改良的,有效射程也就在四十步上下,依着他们平时的操训,必须走到射程范围里才能止步开火。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对面的明军虽然也是火铳,但射程和威力却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一直没有进步的旧式火铳。

  现在的大明,依旧从各个方面远远领先于朝鲜,依旧是朝鲜只能望其项背的存在。

  落后就要挨打。

  背弃宗主国的朝鲜铳手终于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